关键词:
经济社会学类文本
文本类型
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
翻译技巧
摘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公司制度的发展已是专业人士和大众亟待了解的知识。为深入了解西方公司经济的发展历史,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翻译专业人士需注重对此类书籍的引入及正确译介,掌握经济社会学类文本翻译的相关能力。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基于作者对经济社会学类学术书籍《社会化的资本:美国大型工业公司的兴起》第7章至第8章的英汉笔译实践。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该书籍属于信息型文本。作者威廉·罗伊运用经济社会学中现有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深入剖析了十九世纪美国大公司发展的历史走向、资本运作模式与组织形式,包含大量珍贵史料及严谨的学科论述。因此,该书的译介与译文质量,对经济社会学知识在中国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之中的传播,皆有深远意义。
本次翻译实践的难点在词汇层面集中于专业术语、专有名词、名词化以及多义词的解释,在句法层面表现为被动句结构的转换以及长句的重组方式,在语篇层面表现为如何保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基于纽马克对信息型文本的论述,译者采用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原则指导本翻译实践,确保译文的可读性与流畅性。具体而言,在词汇层面,译者一方面以语义翻译为指导,采用直译法翻译专有名词;另一方面以交际翻译为指导,采用加注法和增译法翻译专业术语,采用转换法更改名词化结构,运用词义引申处理多义词。在句法层面,译者主要遵循交际翻译的指导,运用分译法和倒译法翻译长句,采用转换法将被动句转换为主动句,并结合语义翻译,运用直译法翻译部分被动句,从而突出原文的动作信息;在语篇层面,译者运用省译和增译的技巧,增强语篇的衔接性与连贯性,向读者充分传达原文的信息与内在含义。
在翻译实践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在信息类文本的翻译中,译者运用交际翻译,同时结合语义翻译,在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同时,充分反映原文的文本特征。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希望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经济学类文本的语言风格,采用具体的翻译技巧,准确、充分地向中国读者传达原文的信息与内涵,并为后续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