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形象
学术著作
翻译技巧
交际翻译
摘要:
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材料选自周宁教授撰写的《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该书在一般社会想象意义上研究西方的中国形象,在七个多世纪的中国形象史中,以启蒙运动高潮为分界点,建构出此前不断乌托邦化的三种中国形象类型和此后系统意识形态化的三种中国形象类型。译者节选了原作第二编中的第六章及第七章进行翻译。其中,第六章主要讲述了“中国情调”的出现及其在西方现代性结构中的意义,第七章主要讲述了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的传统,类型与转型,包括孔教理想国,中国情调以及红色圣地三个时期。该文本是专业的学术著作,因此属于信息型文本。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译者主要采用彼特·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指导。本报告首先总结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包括对术语的分析、引语的翻译、复杂句式结构的转换以及对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其次,译者对以上难点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包括意译法、回译法、增译法以及句子重组等。本实践报告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翻译项目的介绍,包括翻译任务的背景及来源、目标及意义、文本特点以及报告结构;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其中包括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部分;第三章介绍了翻译实践中应用到的翻译理论,即彼特·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还分析了该理论在本翻译实践中的适用性;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主要总结了翻译中的重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第五章是结论部分,译者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的收获,不足之处及建议。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收获颇丰。首先,在开始一项翻译任务之前,译者需要查阅大量的背景知识以及阅读平行文本,这有助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其次,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译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理论支撑。最后,译者应不断提高中英文双语水平,增加知识储备,坚持做翻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