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金融文本
《中国银行信贷》
语法隐喻
翻译技巧
摘要:
金融翻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重要。本论文基于对《中国银行信贷》(第三篇)的翻译实践,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和句子层面对金融文本翻译技巧进行了探究。本文在分析源文文本特点的基础上,以语法隐喻理论中的一致式与隐喻式、概念隐喻、以及语篇隐喻等概念为指导,从词汇、句法层面探究了金融文本英译的具体技巧。从词汇层面看,中文金融文本具有正式、专业性特征,同时具有汉语词汇重复性特征。对此,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翻译技巧:(1)直译,主要用于双语读者都能接受的通用词汇的翻译。(2)词汇替换,主要用于概括词、文化通俗词的翻译,以弥补直译的不足。(3)词类转换,主要用于一些汉语特有的动词、形容词的翻译。从句子层面看,中文金融文本具有汉语意合、形散的特征。为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可采取以下翻译方法:(1)名词化,主要用于从句、流水分句的翻译。(2)主述位转换,主要用于长句、复合句的翻译。(3)被动化,主要用于无主语句的翻译。实践表明,语法隐喻理论能够有效指导译者对金融文本中的词汇、句子形式和结构进行中英文转换,形成比较理想的译文,在金融文本翻译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这些翻译技巧相互交织,相辅相成,体现了金融文本正式、书面化特征,避免了中式英语,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此外,语法隐喻在本次翻译中的应用体现了汉语与英语的显著差异,可作为英汉互译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