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功能对等
压力和焦虑
信息型文本
翻译技巧
摘要:
近年来患焦虑症的儿童越来越多。据期刊《健康人生》介绍,我国专家通过对万余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如厌学、抑郁、焦虑、恐怖等。其中,焦虑症状更为普遍一些。究其原因,主要是过重的学习负担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致。孩子和父母是密切相关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同样会使家长们感到压力、焦虑和恐慌。我国心理专家、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员针对心理疾病患者日益增长的问题,做出了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随着国际间心理保健的交流日益频繁,心理保健类翻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备受读者欢迎。译者所选的翻译文本正迎合了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具有较高的翻译价值。本翻译项目的材料源于《压力之下:直面困扰女孩的压力和焦虑》中的第二章。这本书由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丽莎·达莫尔博士编写而成,已于2019年出版,目前尚未出现中文译本。这是一本心理问题应对指南,也是《纽约时报》上的畅销书。它讲述了从小学到大学,女孩们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的惊人增长,作者针对详细的真实案例给予正确、积极的指导意见。本书属于信息类文本,旨在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事实。信息功能类文本的中心在其内容和主题,对于此类文本,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首要任务在于如实地传递原文信息,努力使得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感受大致相同。本报告所选的第二章,共计11000余词。主要写到如何应对女孩儿在家里承受的压力与焦虑,并举例详细阐述处理不同压力与焦虑的举措。一方面,这使人们对压力与焦虑心理可以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使读者加强自身对压力与焦虑的应对能力,帮助女儿们处理此类心理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压力与焦虑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危害。奈达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功能对等”理论。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他认为其中“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他认为要实现功能对等,译者需要着重考虑译语接受者的反应,要确保译语接受者对译语的反应和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大体一致。《压力之下:直面困扰女孩的压力和焦虑》属于信息类文本,这类文本具有实用性、客观性,重点在于使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可以依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结合词义延伸、语序调整、词性转换,拆分法等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忠实地向中国读者传达文本的信息。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它包括翻译任务来源、翻译文本简述及翻译项目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它分为译前准备、翻译初稿、二稿,终稿的分析与形成。其中译前准备包括翻译工具的准备、翻译理论的准备,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翻译计划的制定。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也是整个翻译报告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部分。笔者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将文本中的例子分类,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篇章层面以及文体层面进行研究,详细地分析例子中运用的各种翻译技巧。最后一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分析翻译实践中的难点,总结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概括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收获的经验教训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