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儿童文学
《万事通男孩》
儿童本位原则
翻译技巧
摘要:
此次翻译实践选取了《万事通男孩》的7至11章作为翻译原文。在儿童本位原则的指导下,译者从词、句、语篇三个层次讨论了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写本篇翻译实践报告,译者试图丰富儿童本位原则,希望更多学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能够运用这一原则。译者发现,儿童本位原则适用于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因为它可以满足读者的期望。一方面,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群体年龄范围在6至12岁,而儿童本位原则又恰好强调,在翻译儿童文学时,译者需要关注儿童的审美偏好、认知和阅读能力。儿童文学翻译需要尊重儿童的特征和特殊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真遵循这一原则,使用简单的翻译表达来迎合儿童有限的理解能力、情感需要和审美偏好。另一方面,在儿童本位原则的指导下,词汇层面上的口语化词语,使用修辞的句子以及篇幅较长的语篇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在词汇层面上,译者使用转换法改变词性,用替代法替代晦涩难懂的词语,用补译法补充字词的意义;在句法层面上,针对长句、复杂句,译者采取切分法对句子进行切分,对于修辞句,译者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以期让读者感受到修辞之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得到以下两个启示。从理论上来看,儿童本位原则有助于译者对节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理解更透彻,更全面。从实践来看,在儿童本位原则的指导下,译者运用转换法、切分法以及句子重组有效且准确的解决了翻译难点,在词、句、语篇上实现语义的衔接和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