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交替传译
释意理论
公共讲座
翻译技巧
摘要:
本篇报告为第三届北京出版交流周的公共讲座的模拟交替传译实践报告,口译材料选自2018年国内外出版人、作家、译者在公共讲座中所做的演讲和现场问答环节。在公共讲座中,出版交流周工作组邀请到了作者贾平凹、贾平凹作品《极花》英文样章的翻译者Nick,以及贾平凹的西班牙语出版人Elena,旨在分享和交流关于中国文学翻译与出版的经验。此语料内容涵盖文学、翻译、出版事业等。本口译材料是演讲和问答访谈题材的结合,独具其语言风格。现场时长将近一个多小时,发言者多为无稿发言,口语化特点突出。本篇模拟口译实践报告共有五部分组成,其中包括背景介绍、译前准备、理论指导、案例分析以及实践总结。在本篇报告中,笔者以释意理论为指导,将释意理论的三个主要步骤即原语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译语的重新表达,应用到实际的口译实践中。笔者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总结了译者在模拟口译实践中采用的多种翻译策略:词性转换、句式转换、省译、增译、分译和合译,并结合释意理论的指导,总结在口译过程中的注意要点,指出了此次口译实践的缺点和不足。本篇模拟口译实践报告的目的在于:在实际交替传译的过程中,当译员遇到相似问题时,可以采用本文中所提到的翻译策略,不仅可以提高翻译质量,同时也可以减轻译员的翻译负担,从而达到最好的翻译质量和最高的工作效率。同时,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自己在翻译实践中对翻译策略的认识,以期能为今后的实践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