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看世界》中韩翻译
外交语言
译例分析
翻译技巧
摘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大国外交走过70年历程,新中国翻译事业走过70载悠悠岁月。70年来,中国外交开拓进取,攻坚克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翻译的发展,中国需要增强对中国故事的讲述,需要向外译介中国话语,增强世界对中国的认知。《看世界》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外长对于世界秩序的解读,有利于韩国读者理解中国在世界秩序上的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中国话语是对中国外交理念的一种阐释,分析中国话语有利于解读中国的外交理念,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译者选择翻译项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以傅莹的《看世界》为文本,进行了中韩翻译实践,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翻译实践报告。这部作品于2018年出版发行,作者为傅莹,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这本书主要以傅莹2015年到2017年在国外的演讲,以及在外国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文章为主,共收录了 40篇文稿,包括秩序、格局、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以及亚洲问题等。全书字数约为24.7万字,共九个章节,由译者和于洋合译前三章,其中,译者负责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翻译,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世界秩序、全球格局与中国角色的内容,原文字数为47220字,译文字数为59406字,尚无韩文译本。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对翻译的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对翻译项目的介绍,第三章是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并以特定案例为例,对翻译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论述,第五章是结语部分,对实践报告进行了概括整理。基于原语文本的特性,政治外交术语较多,俗语表达方式的使用频率较多且敏感,翻译的重点放在了政治外交的专业术语翻译和俗语翻译上。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文化和语言风格准确传达信息。难点是对原语进行对等。外交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属于政策性语言,影响国家利益,对外关系,国家关系和外交立场。因此,外交语言的翻译应遵守翻译的等价概念,译文应以原文内容为基础,严谨准确地传达其意思。译者适用归化译法、引申译法和概括化译法,尝试解决翻译过程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