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译者行为
“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翻译技巧
摘要:
随着当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翻译实践领域不断拓展,对翻译过程各要素的研究不断增加。其中,关于译者的研究逐渐增多,译者在翻译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在译者行为研究领域中,周领顺提出了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并认为“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可以作为自律准则指导翻译实践。在此准则指导下,本文旨在总结翻译的求真性技巧与务实性技巧,讨论规范译者行为合理度的质性标准。本项目翻译文本系中以学术交流促进会(SIGNAL)委托,该文本从伊斯兰教文化出发,批判分析了《哈马斯宪章》(Hamas Covenant)条文及极端分子言论,主要涉及宗教文化和地区历史,对译者的自律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出发,以“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为自律准则,立足文本特点和具体译例,通过定性分析方法总结了翻译的求真性和务实性技巧。通过分析,本文提出翻译的求真性技巧,即增补法、修辞法和音译法;翻译的务实性技巧包括引用法、改译法和归化译法。本文立足翻译文本及实际需求,讨论并总结了译者行为合理度,认为译者行为合理度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规范:(1)实现原文意图;(2)忠实原文内容与形式,再现原文逻辑结构;(3)建构原文历史文化背景;(4)译文表达通顺、可读性强;(5)译文内容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无冲突矛盾。该评价标准为界定并指导合理的译者行为提供了借鉴。综上,本文对译者行为“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应用翻译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对该理论指导类似翻译实践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在实践意义上,有助于推动笔者实现较高质量翻译实践,形成良好译者意识,不断提高翻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