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礼仪准则
说明文
翻译技巧
话题链
认知语言学
摘要:
本文是塞西尔·哈特利所著《绅士礼仪手册及礼貌指南》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本次翻译任务选取了该书的引言、第一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一章,源语文本字数约32,000个英语单词,译文为62,000余汉字。其中,引言部分讲述了19世纪60年代美国绅士遵守礼仪准则的重要性,其余的六章则详细罗列并解释了在该时代背景下美国绅士在谈话、拜访等社交场合中的有关礼仪细节。原著为说明文,内容充实细致,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在19世纪的美国广为流传。目前该原著尚未正式出版中文译本,因此鲜有中国读者了解这本礼仪之书。基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译者精读了现行通用的多本高校英汉翻译教材,并从中总结出十种常用的翻译技巧,分别为词汇层面的词义选择、转换法、增词法、重复法,以及句子层面的缩译法、拆译法、视角转移、否定结构译法、状语从句译法以及英语习语译法。这份翻译报告以40个译例为示例阐述了前述的十种常用翻译技巧处理源语文本的具体翻译过程。由于译者恰当地将十种常用的翻译技巧运用到了翻译过程中,本次翻译实践的绝大部分任务都已顺利完成。然而,鉴于英汉篇章组织结构存在差异,译者发现如果只倚仗常用的翻译技巧,有时仍然无法解决一些所谓“乖戾”的语言现象,诸如一个围绕同一话题展开的英语复杂句(即话题链)中,话题原形或其衍生代词总是重复地出现在各分句中充当其主语或宾语,以维持话题在整个句子中的延续性。此类长句若是按照字字对应的汉译方式进行处理,译文定会显得繁琐臃肿,十分不顺。考虑到上述常用的翻译技巧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译者转向认知语言学理论,并运用其中的话题链理论作为辅佐工具来应对该难题。根据该理论,在以形合为主要特征的英语话题链中,话题通常以原形或代词形式投射到各分句中作为该句的主语或宾语;而以意合为主要特征的汉语话题链多采用零形回指词及少数反身代词作为话题在其它分句上的投射形式,以使句子更加简洁连贯,符合中文的语篇构建规则。这一理论尤其适合处理冗长、繁琐的英语复杂句的汉译问题。因此,基于该理论,在处理本次翻译任务中的上述特殊语言结构时,同一英语话题链内作为各分句主语或宾语而频繁出现的重复话题原形及代词在汉语译文中必须适当地用零形回指词及少数反身代词代之,以使译文变得更加简洁、流畅,符合汉语的行文表达习惯。本篇翻译报告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翻译任务概述,主要介绍了翻译任务基本信息、源语文本及作者、翻译任务的动机以及翻译报告的结构。第二章是对翻译过程的记叙。在第三章中,通过运用十种常用翻译技巧对文中的部分例句进行了译巧分析。第四章介绍了话题链理论并阐述了该理论作为辅佐工具解决源语文本中众多“乖戾”语言结构的汉译问题的具体过程,同时佐以数个实例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不足以及对未来翻译实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