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翻译实践
少子高龄化
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技巧
摘要:
近年来,日本少子高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人口与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长期的低迷给日本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青少年人口从数量到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在持续下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老龄化程度仍将持续加深。中国政府采用放宽划生育的政策来改善日趋恶化的人口结构,但是中国数量庞大的高龄人口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所以现在这不仅是日本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需要解决的课题。日本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此问题,政府也出台了包括调整公共年金、放宽移民条件、完善养老服务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本实践报告以『「人口減少経済」の新しい公式』作为翻译实践对象,全书主要介绍了高龄少子化问题形成的原因。本书由日本的经济学家,来自日本政策研究大学的教授松谷明彦编写。全书详细介绍了日本少子高龄化的形成原因、目前对日本造成的影响、企业管理重心的变化、地方区域经济的变化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等。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时间线从过去少子高龄化问题的发生,到目前的现状以及今后应该作何改变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选取了本书最后一章的内容进行汉译,从如何重新构建日本经济体系、到专属二三线小城市的经济体系的调整,以及面对这样的生活,人们应该如何适应,才能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此章节既是本书的收尾,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在总结前面的内容的同时对未来有所展望,因此笔者选择此部分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主要内容。本文是从经济学的角度重点探讨了日本在少子高龄化社会中,社会各领域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措施进行对应。我国虽然与日本所处的国情有所不同,但同样面临少子高龄化问题,相信日本的经验、措施会对我国应对少子高龄化社会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本次实践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大致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背景;第二章为翻译任务,主要描述此次翻译背景来源以及其意义和价值;第三章为翻译任务过程,阐述了译前准备包括作者简介、文本特点理论框架以及初译、改译、审校的翻译过程;第四章以具体的案例分析的方式描述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第五章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总结。其中,笔者把重点放在第四章。在此章,笔者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数量最多且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包括术语的翻译、中长句的翻译以及标题的翻译。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属于社会经济类文本,由于本文是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重点讲述政府、公司以及个人在少子高龄化社会中应该如何调整才能恢复经济,所以涉及的范围包括金融体系、财政资金、公司管理、人口流动和科技创新等多方面领域。文章具有语言严谨,表达客观、逻辑性很强等特点,出现了很多经济学专业词汇以及一些结构相对复杂的长句。长句的复杂之处在于大句套小句,在翻译时需要确定句子成分修饰的主体以及大小句之间关系,针对不同的关系灵活选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才能准确地翻译出来。笔者在翻译过程中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采用了顺译、倒译、加译、拆分、转译等翻译策略,尽量还原原文信息,将作者的真实想法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在整理具体案例分析各部分翻译策略的同时增强了对句子内容以及结构的理解,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不仅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与日语应用能力,还可以让读者对少子高龄化这一社会问题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并为同类翻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