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后理论
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
翻译技巧
摘要:
本文是一篇基于翻译项目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原文来源于2010年9月由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后理论》正文第一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本书是由约克大学教授德里克·阿特里奇和简·艾略特合编的理论论文集。此书概述了理论发展的新话题,新领域和新方向,显示出当前理论多样性,跨学科性的特点。这本综合性的学术著作,丰富并更新了现有的文化理论且对后文化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深入分析源文本,笔者发现《后理论》涵盖涉及多个领域的大量术语与专有名词,语言简明准确,逻辑严密清晰,文章以长难句为主。考虑到文化理论著作存在的学术性,客观性,理论性的特质以及中西方语言逻辑结构的差异,在翻译这部作品时,笔者从词汇、句法层面入手,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根据两种翻译方法自身的特点,笔者采用增译法、省译法、顺译法、分译法、语序调整法等方法对文章内容进行翻译,分析并总结。经实践发现,语义翻译理论适用于保留原文的句法形式和翻译专业词汇,交际翻译理论适用于调整语言构架以尊重读者的文化习惯,提升阅读感受。此翻译报告旨在为学术翻译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进一步提高学术文本的翻译质量。本翻译报告共包含五个部分。第一,对翻译任务进行描述。第二,翻译过程介绍,包含译前、译中以及译后所做的相关事项。第三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介绍了基于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不同翻译技巧的运用情况。第四部分是该报告的重点,整理了不同词语的译法、英语中各类句式的翻译和处理,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总结了译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反思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