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无线电
科技翻译
翻译技巧
衔接理论
摘要:
本实践报告的源语文本选自《ARRL无线电通信手册》的第七章。该技术手册是一本无线通信和电子技术的权威工具书,由美国无线电中继联盟组织编写。手册辑录了大量无线电应用理论和实践项目,内容涉及电路、电磁波、计算机、维修技术、操作安全等相关理论知识。目前,该技术手册的中文译著出版项目正在有序进行中,相信其中文版本的出版面世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无线电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本报告选取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衔接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衔接理论将连贯作为翻译的基本要求,以语篇的意义对等为翻译目标,通过重现源语的衔接机制与衔接模式来实现。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主要从结构性、非结构性以及词汇性衔接三方面切入,结合读者认知、英汉双语差异以及语境因素,探讨衔接手段的保留与变换。在译前环节,译者预先搜集与准备多种翻译辅助工具,同时借助平行文本对源语文本涉及的无线电专业知识进行分类和梳理,建立英汉对照术语表,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在译中环节,译者从词语、句法和篇章三个维度对源语文本进行分析,充分把握文本特点,并通过广泛的文献与资料查阅,总结出处理不同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在译后评估环节,译者首先进行了全面、有序的错误排查与译文修改,随后将文本送与无线电以及翻译专家进行校对和润色,经过三方的共同努力,项目终于顺利完成。本篇翻译报告共为五章。第一章为翻译项目概述,包括项目背景、选题目的和原著相关信息,并将整个报告分章节进行介绍。第二章为过程描述,主要包括译前准备、译中及译后修改三个阶段。第三章为理论研究,在简要介绍衔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第四章为译例分析,从结构性、非结构性和词汇三个维度描述了衔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选取若干案例进行阐释。第五章总结了翻译实践的过程,梳理了翻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