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日本经济
生产效率
语言特点
翻译技巧
摘要:
笔者本次选用了日本经济书籍『日本はもはゃ後進国』(《日本已经是“落后国家”》)作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介绍了作者加谷珪一对日本现在经济情况的看法。在所有人的印象里,日本一直是个发达国家,但是现在日本很有可能已脱离发达国家行列。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曾经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位居第一,但是现在排名逐年下降。此外,有数据显示日本经济能力、世界竞争力、平均薪资水平在世界中的排名也逐渐下降,这种种迹象都表明日本越来越贫穷。而其最大原因就是日本的生产效率低下,如果生产效率提高,日本经济将转向复苏。所以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具体事例为基础,简单介绍生产效率的定义以及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笔者节选了其中第一章、第二章进行翻译。通过此次翻译了解到日本的基本经济情况与问题,希望能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启示。本次翻译报告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翻译任务简介,内容包含任务来源和任务描述。第三部分是翻译任务过程,其中包含译前准备,了解作者及作品资料,了解经济类文本的特点,制定术语表,查找翻译工具以及相关书籍等。因为本报告选文是经济类文本,包含许多经济类专有名词且专业性较强,所以笔者翻译之前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以及翻译工具确保翻译质量。第四部分是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本章重点是分析词汇和长句的难点并阐述翻译过程中各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如何翻译好专有名词,如何翻译句式结构复杂的长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举例加以分析,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翻译水平和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第五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在此次翻译过程中出现许多汉日语同形词、外来语以及专业术语,通过查阅字典和制定专业术语表进行归纳整理等方法消化这些词汇。在句式方面把逻辑关系复杂的长句作为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并采用定语后置、倒译、分译等翻译技巧翻译。翻译理论方面以奈达的“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作为主理论,即忠于原文以及通过了解中日两国语言环境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此外还参考了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翻译理论和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通过此次翻译笔者也发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是相关专业领域知识不够,另一方面是对中日两国语言特点了解不够透彻,因此增加了翻译的难度。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是要在忠于原文忠于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完美地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诠释出来。因此,完成优秀的翻译作品,基础知识以及练习固然重要,对两国语言环境以及翻译技巧的掌握也非常重要。本次的实践报告,笔者本身翻译水平有限,译文并不完美,有待进一步完善。今后会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译员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