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拒绝力》中韩翻译
接受美学
翻译技巧
摘要:
译者以龙小语的著作《拒绝力<(?)>》为原文文本,进行了中韩翻译实践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于2017年7月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8个章节,字数约10万字(中文),目前尚无韩文译本。译者负责前三章的翻译任务,原文字数约3万5千字,译文字数约4万6千字。实践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翻译该书的目的及意义。从古至今,人们习惯于“中庸之道”,因碍于“面子”怕“伤感情”,而一味的委曲求全,接受他人请求。在东亚文化圈中,韩国同样作为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对“情”文化的重视愈加澎湃,更是难以拒绝他人。正因为如此,学会巧妙的拒绝,成了当今社会人们待人处事的必修课。这本书讲述了关于拒绝的人生艺术,针对那些不敢、不善拒绝,事后常常后悔不迭的人们解除人际关系困扰,用拒绝的智慧保护自己的权利,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时间与生活。第二章是翻译项目简介,包括翻译项目的内容及作品、作家介绍。第三章是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译者首先分析了翻译作品的文本体裁、特点、语言风格等,并介绍了译者在译前阅读的相关理论书籍、平行文本、参考文献,为本次翻译实践打好基础。其次,由于原著是叙事性散文,因此,译者在这一章还介绍了 H.R姚斯提出的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并提出翻译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要考虑译文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文化层面的接受能力。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也是本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在此部分,译者通过举出典型例子分析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将其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标题翻译、词汇翻译、句子翻译。首先,在标题翻译中译者了解到好的标题翻译能为该书更好的开拓目的语市场,因此,译者为了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在充分理解该书内容的前提下,运用了意译法、外来语对译法等翻译技巧,让译本更符合目的语文化习惯、进而准确的传达给读者。其次,原文中涉及到大量的成语、俗语、歇后语,为了其比喻效果和原文一样形象生动,且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译者采用了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等翻译技巧。最后,在句子翻译中,针对原文中出现的长句,采用了长句短拆法,使译文层次清晰,语意分明。此外,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无法自然表达的句子,译者采用了反译法,以原文相反的表达方式,传递同样的意思,使译文更加通顺地道。第五章是结语,对整篇翻译实践报告进行了总结,包括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与解决方法,并概述了译者对整个翻译过程的心得体会,以及此次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