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推理小说
释意理论
交际意义
翻译技巧
摘要: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浅仓秋成的《俺ではない炎上》的前半部分为翻译研究文本,共计3万字。小说全文以一起杀人事件为开端,从多视角展开叙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社交网络的可怕和人性的丑恶。这是一部典型的社会派推理小说,是浅仓秋成的转型之作,一经上市便迅速畅销,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十分具有翻译和研究的价值。
在此次翻译实践中,笔者时刻铭记中日两国在语言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努力向读者传达充满异国情调的推理小说的魅力,同时尽可能地完成通俗易懂的译文。
与以往的研究大不相同,“释意理论”学派将翻译视为一种交际行为,意识到译者要传达的是交际意义。由于一切交际行为都以传递信息和意义为目的,所以口译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结构和语言单位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一个语篇意义的获取和再表达的动态过程。
基于这一视角,笔者从理解、脱离原语外壳和重新表达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并总结出以下几个翻译技巧。第一,对于“理解”阶段出现的对原文理解不足、背景知识匮乏等困难,译者有必要事先了解各类专业知识,并始终考虑最佳的翻译。在实际翻译时,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单词或不理解的句子,要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第二,对于“脱离原语外壳”阶段出现的中日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差异的困难,译者应活用“释意理论”的思想,摆脱原有句法的束缚,专注于对意义本质的把握。此外,译者还运用转换表达方式、调整语序等翻译技巧,使得译文更加贴切自然。第三,对于“重新表达”阶段出现的认知对等和情感对等的困难,根据“释意理论”,译者应在篇章层次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既要强调逻辑性,又要兼顾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译文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本的意思,还要给中国读者以相似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