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交际翻译理论
教育技术
翻译技巧
信息型文本
科技翻译
摘要:
本翻译报告的源文本选自《重塑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的第二章。该文本为《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6》的增刊,提出将系统协作的理念应用于高等教育体系,传统教育机构应与其他组织合作以满足学生更广泛的学习需求,并利用技术收集相关数据,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定向反馈。学生也可以在技术的支持下突破时空限制强化学习,根据教育和职业发展路线弹性改变学习计划。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进入融合创新阶段,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支撑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作者选择教育技术类文本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源文本,同时希望为同类型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此次翻译实践是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纽马克提出多元的翻译模式,并指出应根据实际的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本次翻译实践的源文本重点在于内容的传达,是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在翻译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交际翻译法。译者应用流畅的语言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必要时可以对原文中不确切的表达进行修改,使译文读者阅读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接近源文本读者阅读原文所产生的效果。纽马克指出,译者应考虑翻译的目的与读者的情况。据此,译者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教育技术领域的术语资料以弥合译文读者与源文本读者的背景差异,同时整理出术语表供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使用。此外,译者大量阅读科技类的双语文本,结合源文本的词汇、句式、语法特点,搭建了本次翻译实践的框架,在翻译过程中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性、句式、语态、衔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力求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于此框架的基础上灵活选择增译法、减译法、加注法、合译法、分译法等翻译技巧,并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不同版本的译文做出选择,进而汇总分析,从词法、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列举36个译例来阐述如何准确传达原文内容、实现交际效果。总体而言,交际翻译理论主要为译者指明翻译方向,但未提出具体翻译策略,译者可结合其框架选择恰当的翻译技巧。本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翻译任务概述,介绍本次翻译项目、源文本主要内容以及本报告的框架;第二章描述具体的翻译过程;第三章介绍了翻译理论的基本内容与应用方法;第四章聚焦于案例分析,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词、句、篇章层面对典型译例进行分析;第五章是总结,主要描述翻译过程中的发现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