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学研究
学术翻译
顺应论
翻译技巧
摘要:
本篇学位论文为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选取了《当代语境下的儒学》中的前三章。该书为学术论文集,是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此书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探讨了东亚及全球语境中儒学的发展,及儒学对当代民主,人权,女权主义和生态问题的贡献,为儒学研究赋予了新的活力。前三章分别介绍了儒学在中国、朝鲜及日本的发展和创新,勾勒了儒学在中国、朝鲜和日本发展的详细过程,及其为适应不同国家国情而做出的变化,展现了儒学的强大生命力。译者选取前三章作为此次翻译项目的任务,旨在让儒学研究者了解海外学者对儒学的研究,及儒学在不同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与创新。此外,前三章内容也可作为中国读者了解儒学的入门读物。该翻译材料为学术论文,语言正式,结构严谨,文中含有大量的儒学术语和韩语及日语发音的英文单词,引用,名词化结构和长难句,为本次翻译项目中的难点。学术翻译应准确传达原文的学术思想,还要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在顺应论的指导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翻译目的不断做出翻译选择以顺应具体的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解决了翻译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四种典型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利用工具书及相关文献资料解决术语的翻译,查阅所引用作者的作品对所引用句子或段落进行追本溯源的回译,运用词类转换等翻译技巧翻译名词化结构,以及采取包孕,拆分,分离等解决长难句的翻译。该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翻译项目的背景,目标,翻译实践文本的特点以及此次翻译实践的意义;第二章介绍了翻译项目的设计,主要包括源文本分析,选取平行文本,准备翻译工具,设计质量管理方法的译前准备工作,理解源文本,建立术语库和翻译的译中工作以及修改和审校的译后工作;第三章介绍了顺应论及其在此次翻译实践中的适用性;第四章为该翻译实践的主体部分,主要从交际语境的顺应和结构对象的顺应探讨了翻译实践中所遇难题的解决方案;最后一章为结论,主要对本次翻译项目进行了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