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史研究法》
农业翻译
功能对等
翻译技巧
汉译英
摘要:
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中国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农业文化。中国的农业文明在世界农业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蕴含着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选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波教授的著作《农史研究法》的第七、八章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源文本。这部著作包含丰富的农业和农史知识,具有较高的翻译实践价值。
《农史研究法》属于学术类著作,其主旨是介绍农史学科的研究方法。译者认为,翻译时首先要追求原文与译文在信息上的对等,让译文读者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核心论点,其次要尽可能多地呈现原文的形式。这点上非常契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即在翻译过程中意义对等为先,形式对等次之。因此译者认为,以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具有可行性。
在翻译实践中,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本次翻译实践所采用的翻译技巧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增译、减译、释译和词性转换的翻译技巧,可以用于解决本次翻译实践词汇层面的难题;使用被动语态、语序调整以及断句与合句译法可以帮助解决本次实践在句法层面的难点;在语篇层面上,译者认为,要实现译文的语篇衔接与连贯,需要运用连接、照应和词汇衔接等手段。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真研读原作及相关论著,通过与本书合译者反复讨论对原作的理解,并多次向原书作者请教,以澄清理解中的偏差。此外,译者充分利用memo Q、Abbyy aligner、TMX Editor等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及翻译记忆库及术语库技术,结合网络查询等手段,确保译文表达的质量和效率。
本实践报告希望通过采用上述翻译技巧,提升译文质量,为农史类著作今后的翻译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