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本类型
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
翻译技巧
金融翻译
摘要:
在过去的10多年里,人们对公司金融有了全新的认识。本翻译报告所选文本选自《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第二章,该书由世界“三大教育出版商”之一麦格希教育(Mc Graw-Hill Education)出版,作者是大卫·希利尔(David Hillier)。
所选文本较系统地介绍了企业类型、代理问题与公司控制权等公司金融相关专业知识,其中包括了大量金融专业词汇与理论,因此具有信息型文本的特点。此外,所选文本虽为金融专业教材,具有较强专业性,但语言平实,既表达了原作者自己的观点,又通过生动丰富的现实案例唤起读者的兴趣,对于非金融专业读者可以作为科普材料,因此所选文本也兼具一定的表达性和呼唤性。由此可见,所选文本与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文本类型理论高度契合。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按照文本的语言功能将其划分为三类: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译者以此为依据对所选文本进行分类,并仔细剖析每个类型的文本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基于纽马克所提出的翻译策略,即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译者首先剖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接着综合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力求解决翻译难点,争取达到最佳翻译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指导不同类型的文本翻译,具体表现为:语义翻译主要指导表达型文本,同时采用增译、合译、词性转换等翻译技巧;而交际翻译则指导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辅以省译、分译、语序调整等翻译技巧。译者选择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既传递了源文本的专业信息,又尽可能地贴近了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
基于所选出的代表性案例分析,作者得出结论:在翻译过程中,对不同的文本进行分类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译者要避免过分强调文本类型的差异,更应该综合分析文本,使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指导翻译实践。报告的最后,作者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中的不足之处与所遇到的问题,希望为后续的金融翻译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