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招标文件
目的论
文本特点
翻译技巧
摘要:
本报告的原文来自于作者在翻译公司实习期间的一个项目。原文是文莱住房建设项目的招标文件,兼具技术类和法律类文本特点。作者主要负责项目中的第D章招标人基本要求部分的翻译。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合作增多,海外市场对国内产品和相关服务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际项目需要通过国际公开竞标、以发行招标文件的形式进行采购,且国际招标文件通常用英文编纂而成,充分理解招标文件中的各种规定和条款是成功竞标的第一步。因此,招标文件的英汉翻译对中国投标方来说尤为重要,关系到竞标的成败。译前作者在翻译公司已有的语料库的基础之上,查询相关平行文本、工程类招投标文件相关资料,按照项目经理的指导,规划翻译过程,保证翻译任务的正常进行。经过充分的译前准备之后,作者依据本招标文件的特点,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原文本进行分析。在词汇上作者将词汇难点分为情态动词、缩略词和术语;在句法层面的难点主要有名词性结构、被动句和复杂句。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作者需要对不同的难点采用不同转换方式以达到让投标人准确充分理解原文条款的目的,这正与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忠实、连贯相契合。因此,作者在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运用不同翻译策略和技巧对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各类难点进行处理。在词汇层面,主要运用零翻译、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技巧对难点进行翻译,而在句法层面,则主要采用意译对难点进行处理,主要包括重构、倒装、拆分等翻译技巧。译后作者经过多方校阅之后,译文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经过本次翻译实践,作者进一步掌握了CAT软件翻译技能,翻译水平得到了提升,为以后的更好地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外作者在目的论指导下对原文词汇及句法层面难点的处理中,发现忠实原则对词汇翻译的指导意义更大,而连贯原则则在句法层面更具指导意义。在有所收获的同时,作者还意识到自己的理论基础还不扎实,翻译能力还有待加强,对翻译的分析也不够彻底,这也是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