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讨论的力量》
翻译技巧
形式对等
翻译实践
摘要:
本报告书是依据韩国江原大学教授姜致远的《讨论的力量》为翻译对象进行的韩中翻译实践撰写的翻译实践报告。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向学生传授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应该培养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讨论是思想的沟通,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思维的撞击,特别是对学生而言,《讨论的力量》描述了在讨论过程中,既习得知识,又发展自己的能力,为今后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当时缺乏讨论的韩国社会掀起了讨论教育热潮,认为讨论知能是未来人才的核心能力。该作品是以作者的长期经验为基础,严格挑选了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方法,对重视子女教育的父母、在教育现场想轻松地进行讨论课程的教师们有很大的帮助。从这一角度来看,本次翻译实践的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原文全书约11万字,译者选取的是第一章和第二章节进行翻译实践研究,汉字约31000多字,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本实践报告书是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进行的翻译实践为研究对象,描述了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重点、难点及采取的措施。本实践报告由绪论、译前分析与准备、案例分析、结束语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述了选择此作品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部分,具体阐明了译者在着手翻译本作品前的一些工作;第三章案例分析,作为本实践研究的重难点,根据原文文化特点,对成语、惯用语、俗语、长句、组合句等进行分类予以翻译。第四章结束语,主要对翻译中存在的不足与积累的点滴经验进行了梳理。为了翻译好这本书,译者首先仔细阅读了文本,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背景、文章主要内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理解的词汇,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与网上搜索做好标注;其次,认真阅读了平行文本《讨论的战士》,以及与讨论相关的文章,了解了很多关于讨论的信息,为翻译积累相关知识储备。译者认为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背景,对使译文风格贴近原文很重要。译者运用了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采用了意译法、反译法、语序变通译法、增译、减译、分译等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使用了字词典、平行文本,咨询专业人士等办法进行翻译。通过对本次翻译项目的描述和案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把握原文的写作背景、分析文本,对译文在风格上是否贴近原文十分重要;译文修改也非常重要,通过重读全部译文,找出语句不流畅,词语翻译不当等问题,再回到原文比对进行修改,在自己校对、修改的基础上,与同事交流、沟通也是很好的办法。在翻译此文本的过程中,译者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译者对翻译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与成长,收获颇丰。虽然译者多方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还存在很多不足,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翻译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