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域理论
并购类合同文本翻译
翻译技巧
摘要:
如今,中国逐渐推进和扩大对外开放。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持续提升,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经贸活动日渐增加。合同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础性法律文本,在各种交流合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跨国公司合并,交易双方通常使用不同的语言,合同内容至少需要提供两种及以上语言版本以便双方查阅签署。因此,市场上对高质量的译文需求较大,相关领域内的翻译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笔者翻译实践中的两份与并购相关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在语域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其文本特点及困难点,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为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语域理论中有三个语言研究维度:语场、语旨和语式。本实践报告选用了尽职调查和并购协议的文本内容,该文本属于商务法律文本,主要涉及到交易买方、被并购方、审计所或律师事务所,所述内容为对目标公司的资产和经营现状的关键和基本信息的收集报告以及并购的相关章程,以为投资方提供并购决策的事实依据。所选文本中的内容全部使用书面用语,用词严谨、专业,体现了这类并购合同文本简洁、清晰的特点。本文主要在语场、语旨、语式三个维度指导下分析字词、语句和文本三方面的翻译难点,以期得到更符合文本特点的译文。从语场角度,本文从古体词汇、专业术语和两栖词汇三个角度入手,主要探讨了这三类词语的翻译策略,笔者提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查找权威文献或咨询行业专家,确定特殊词汇的相关表达,以提高译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方便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本文从语旨角度研究了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子翻译和内容结构上重复的句子翻译,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可适当根据文意,对译文进行删减或调整句子的结构;而从语式角度,本文侧重于合同内容的衔接和连贯研究,原文文本中的风格应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并保持文本内容在整体风格上的前后一致。本研究报告加深了语域理论在翻译活动中的应用,为翻译并购类合同文本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