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闻日译
翻译策略
翻译手法
翻译技巧
功能主义目的论
摘要:
随着近年来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外宣翻译日益成为翻译实践和研究的重点。其中,新闻外译以其对外宣传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成为外宣翻译的重要阵地。然而,梳理新闻翻译的现有研究发现,研究存在语种分布失衡、研究对象同质化严重和重要概念混淆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在理清重要翻译概念的基础上,基于自建的人民网新闻汉日翻译语料库,对新闻日译的翻译技巧、翻译手法和翻译策略展开量化对比研究,以总结新闻外译目的指导下的日译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翻译技巧方面,人民网新闻的日译主要运用了合译、分译、减译、增译和转换五种技巧。其中,在面临主语重复的问题时会采取合译的技巧;在面临主语转换、总分关系以及逆接关系的翻译时会采取分译的技巧;在处理“一+量词”、人称代词、形式动词、副词、范畴词、词语重复等情况时会采取减译的技巧。以上三种翻译技巧主要用于解决汉日语言层面的翻译问题。而增译和转换的技巧则更能够解决文化层面的问题。其中,增译的技巧用于隐含信息显化、消除文化鸿沟和专业知识补充等情况;转换的技巧则用于词性转换、句子成分转换、主动和被动转换、语序转换、具体和概略转换、表达方式转换等多种情况。基于人民网新闻汉日翻译语料库的量化考察发现,人民网新闻的日译中,转换技巧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增译技巧,而合译技巧的使用频率最低。翻译手法方面,人民网新闻的日译主要运用了零翻译、音译、直译、意译和仿译五种翻译手法。其中,当源语表达在目的语中没有相应表达时,会采取零翻译的手法;在目的语无法贴切表达出源语的含义和意象时,会采取音译的手法;在源语和目的语的语序、句法结构以及修辞手法较为相似时,会采取直译的手法;当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影响,使用目的语无法准确译出源语的词汇意义和修辞时,会采取意译的手法;在忠于源语的同时,为保持目的语的连贯性和简洁性而需要增减相应内容的情况下,会采取仿译的手法。翻译策略方面,人民网新闻的日译主要采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但根据对语料库中成语、政治术语、民俗用语、网络流行语、时事用语等代表性词汇的考察结果来看,人民网新闻的日译倾向于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结合新闻外译的目的,发现人民网的日译具有以下规律:(1)为达到正确传递信息的翻译目的,人民网新闻的日译以归化策略为核心,采取仿译手法,主要运用了增译和减译的技巧;(2)为达到树立大国形象的翻译目的,人民网新闻的日译以异化策略为核心,采取零翻译和直译的手法,主要运用了词性转换、句子成分转换、语序转换等技巧;(3)为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人民网新闻的日译基于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选取了灵活多变的翻译手法和翻译技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梳理人民网双语新闻,建立人民网新闻语料库并进行定量分析;(2)理清翻译策略、手法和技巧等基本概念,更为条理地分析人民网新闻的日译问题;(3)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总结出人民网新闻的日译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