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变译理论
变通手段
翻译技巧
摘要:
近十年来,镍钛基、铁基、铜基等形状记忆合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中取得了巨大进展,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有关形状记忆合金机理的书籍多为英文撰写,阅读门槛较高,不易理解。因此,此类书籍的汉译具有较高价值,可为初学者提供理想的中文参考资料,进而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本汉译实践报告的翻译语料选自Shape-memory Alloys Handbook(《形状记忆合金手册》)一书的第1-2章。该文本为典型的科技文本,存在大量金属材料领域的术语、专业词汇以及结构复杂的长难句,且多处独立成段,增加了翻译难度。基于源语文本的行文特征,本报告结合黄忠廉教授的变译理论对翻译材料进行汉译。从词语形式、句内结构以及句界位置分析了变通手段在金属材料类科技文本汉译过程中的应用。运用“增”“减”“改”的变通手段,优化词语形式,使译文信息完整;采用“编”“并”手段,调整句内结构,使译文通畅有序;使用了“并”“述”手段,改变句界位置,使译文语意连贯。以上翻译技巧的运用,完善了译文表达,进一步提高了译文可读性。汉译过程中变通手段的使用,证明了变译理论对科技文本汉译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和指导作用,丰富了变译理论的实际应用,以期为今后翻译同类型文章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