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信托契约
英译汉
目的论理论
翻译技巧
摘要: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它与各国在经济、文化方面不断交汇融合。为了确保公平竞争,谋求共赢,中国与他国制定大量法律,缔结诸多条约。因此,法律英语的翻译日益得到关注,翻译数量逐年增加。值此之际,笔者的委托方于今年与其合作伙伴签订了一份《信托条约》。为有效开展经贸合作,笔者委托方要求笔者将此文件翻译成中文,并要求译文贴近源文本,用词严谨准确,翻译完整,行文流畅,语言通顺。为了满足委托方的要求,笔者选用目的论理论对翻译项目进行指导,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区别于传统理论,基于这个理论,译者可以发挥其主体性创造一个文本以满足目的语读者对具有特定功能文本的需求,进而完成目的语的最终交际目的。本报告也将在目的论理论的指导下,对原文翻译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包括文本特征、翻译重难点、可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源文本是一份涉及委托人和受托人依法履行的信托条款,其语言特点包括:在词汇方面,采用大量专业术语,词串,以及名词化动词;在句法层面,采用大量长难句和被动句。结合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理论与文本特征分析,本次翻译实践方法总结如下:在词汇方面,名词化动词可以进行词性转换,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针对同义词并列的词串,进行合译来避免冗余,确保译文的简洁性;针对附带有法律含义的一词多义的词汇,反复阅读原文并查阅字典,确定其真实含义,实现译文的准确性;在句法层面,把大量长难句做切句处理,并根据句子内部逻辑重新组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针对被动句,采用转换语态的方法,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