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经济类文本翻译
社会保障
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技巧
摘要:
社会保障制度由支持它的各个制度组成。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可分为社会保险制度和公共援助,其中公共援助又分为生活保护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广义的社会福利也可视为社会保障,它除了社会保障制度外,还包括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日本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就实现了全民医疗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制度框架逐步形成,政府的财政管理趋于稳定。然而,经历了石油危机、泡沫经济等灾难的日本,如今少子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社会保障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日本政府不仅要在社会保障和财政的改革工作上投入巨大的精力,还要解决由消费税等举措所引起的日本国民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矛盾。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在社会发展、社会保障以及养老保险等方面,同样存在一些和日本情况类似的问题,例如愈加严重的少子老龄化、愈加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等。研究日本在社会保障和财政方面的举措,总结它们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和参考。笔者本次的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部分选用的是日文书籍《社会保障の財政学》,本书的作者是小西砂千夫,毕业于关西学院大学,经济学博士,关西学院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人间福祉学部教授。作者在书中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日本社会保障和相关财政内容,阐述了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政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民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就社会保障与财政的种种难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因篇幅有限,笔者选取了其中的第一、二章内容进行了翻译。本次翻译报告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了此次研究内容及背景。第二部分是翻译任务简介,包括任务来源和任务描述。第三部分是翻译任务过程,其中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翻译理论指导。在译前准备部分对作者及作品进行简单介绍,并对翻译文本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由于该书属于经济类文本,基于经济类文本专业术语较多的特点,译前准备阶段制定了术语表,并介绍了所使用的翻译工具。翻译过程包括初译、改译、审校三个阶段。另外,本次实践报告的撰写主要是在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完成的。该理论强调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对等。第四部分为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对词汇、句子等的翻译方法与技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生期间,笔者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直译、倒译、加译、减译等翻译方法与技巧。笔者对于翻译中遇到的结构复杂、内容深奥的句子进行了反复推敲,并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这些方法与技巧,尽可能做到既保证文体不变,内容与原文一致,又追求译文的地道性。第五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主要总结了翻译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发现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找出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希望积累更多的翻译经验,不断提高翻译水平以及母语写作水平,进而更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