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青铜艺术研究》
青铜艺术
汉英翻译
翻译策略
摘要:
青铜艺术是我国铜器艺术中的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大力传承青铜艺术基因,发掘其当代价值,让洪钟大吕在新时代的大风中响起来。青铜艺术研究成果的外译,有助于我国青铜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域外传播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本翻译项目原文选自郑东平著《中国青铜艺术研究》,尚无英译本出版。译者选择其中的绪论和第二章共计一万一千余字作为翻译对象开展原创性翻译和分析。原文是研究中国青铜艺术的学术文本,总体上属于非文学文本,注重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和思想观点的准确表述,行文表达简约明晰,逻辑性强,总体要求应用再现性翻译策略进行翻译。
译者在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翻译目的和读者分析,实施了再现性翻译策略,最后根据翻译实践撰写了翻译报告,内容包括翻译任务与翻译过程描述、案例分析以及结束语等部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准确、忠实地英译原文内容,在保持原文表述方式、思维逻辑和文本结构框架的基础上,使得译文具有同类英文著作的整体风貌,尤其是文中汉语四字词语的处理以及隐藏的历史背景信息的补充。译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在分析理解原文和翻译任务的基础上,尽可能准确传达作者对于青铜文化的观点和创见。在案例分析部分,译者从词汇、语法、语篇三个层面对翻译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其中,词汇层面侧重如何准确地翻译原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文化术语以及汉语的四字表达;句法层面侧重如何更好地处理原文中的长难句以及强调句;语篇层面侧重如何把握句间和语篇间的衔接与连贯以及副文本的处理。在翻译操作中,译者参阅相关文献和平行文本,应用再现类翻译策略,综合运用直译、音译、增译等各种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力求使译文达到译著出版标准。
通过完成本次翻译实践项目,译者对中国青铜文化和相关学术英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翻译能力,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专业知识背景对学术翻译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术翻译实践中,译者将努力提高自身的本领域专业素养,加强应用性翻译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