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学文本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翻译技巧
摘要:
《文化中国》一书是中国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缅怀其在东海大学的业师牟宗三和徐复观所著,系儒学主题著作,共收录杜维明先生有关新儒学的文章18篇。本文选取第三篇作为翻译材料,因其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新儒学思想,具有深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涵。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学,并通过对翻译材料进行分析,笔者判定原语文本既是表达型文本,又是信息型文本,兼具独特的原文风格与向读者传递信息这两种特征。鉴于此,为使译文保留原文想要传达之意,同时能够给目的语读者带去更好的理解,译者在翻译时采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作为指导理论,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儒学文本的跨文化交际。本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对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介绍;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以及具体翻译过程进行汇报;第四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列举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并对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作为指导理论时出现的典型案例的翻译方法与技巧进行分析;第五章对翻译实践进行总结梳理。本文的翻译难点主要集中于书中出现的四字格词语和成语、习语、所引文言句段和富有文化内涵的句段等。针对不同的翻译案例,译者以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作为指导,同时采用相关翻译技巧对译文进行改进,例如加注法、增译法、词类转换法等。以语义翻译为指导时,翻译难点主要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动静差异,一般可以采用词性转换法、词义引申等技巧;以交际翻译为指导时,翻译难点多集中于原文中的范畴词、主/被动句和长难句,翻译技巧有省译、增译、句型转换法、语序调整法等;在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共同指导下,难点主要在于文化负载词、段落篇章的连贯和逻辑等,译者在翻译时常用的方法有注释法,或根据逻辑关系和意群灵活处理。为提高译文准确性、保证翻译质量,译者在翻译时借助CAT工具Trados,建立了统一的术语表;对于原文提及的诸多儒家作品和历史人物,译者借阅了大量相关书籍以便查证,力求准确翻译所引句段和人物名称。译者希望本报告能够给同类型文本的英译提供一定参考,为儒学的跨文化交流与海外传播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