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话语:基础》
功能加忠诚
翻译技巧
摘要: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报告了作者在翻译《话语:基础》一书(4-6章)中所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法。《话语:基础》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话语分析的研究,其研究涉及符号学、修辞、隐喻等领域。书中有大量的语言学术语,习语和多义词,同时多用插入语进行信息补充,增添了翻译的难度。此外,学术著作的正式程度较高,严谨性较强,在源语和目的语中都是向接受者传达研究成果和信息,为保证学术思想准确传递,提高目的语文本的可读性,要求译者采取一定的策略,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本报告以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为框架,对《话语:基础》(第4-6章)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在词汇层面,根据其文本特点—习语、多义词、语言学相关术语多,采用意译、套译、约定俗成法等解决专业术语难以理解,多义词表达不准确等问题;句法层面多被动句、插入语、长难句,采用语态转换、重组、分译法解决译文不流畅等问题;在语篇层面,原文的文本照应和衔接特点很常见,译者将采用省略、直译、增译使语篇流畅自然。本报告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描述,对项目背景和意义以及报告结构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第三部分是国内文献综述和国外文献综述。第四部分是理论基础,介绍了翻译的指导理论——“功能加忠诚”理论,论述了功能加忠诚理论对翻译的指导;第五部分是原文的特点,主要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介绍了文本的特点;第六部分是案例分析。基于原文的特点,案例分析分别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总结出加注、约定俗成、增译、语态转换和省略等翻译技巧。最后一部分总结了翻译过程中的反思和翻译实践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