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黑山历史
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史料文献
翻译技巧
摘要:
本文为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的源文本节选自Montenegro in Flames of War:from the Balkan Wars to World WarI一书。该书以时间为轴,重点描述了战火中的黑山,战后黑山加入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曲折历程,以及战后黑山的社会与政党组织的构成情况。该翻译材料属于史料文献,兼具客观性和文学性。作为记载、传播历史的重要工具,史料文献必须如实记录及客观反映历史事实,确保历史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其语言风格严肃,用词严谨。少用修辞手法,多客观描述;少主观色彩,多客观事实;少短句,多长句;但有时,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进行某些场景描写时,作者又会使用带有自身情感的词汇或句子,以求与读者形成情感交流。作为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既要熟悉源文本,关注史料文献的客观性,精准传达原文信息,又要熟悉并沿用其风格和语言特点,尽最大可能在译文中重现原文的效果。本报告认为针对此类史料文献的翻译,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具有较强指导意义。语义翻译强调保留原文,即保留源文本的独特风格与信息内容,突显其语言特征,而交际翻译更重视目标读者,有利于优化读者体验,即在源文本语言结构不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情况下,对源文本中的句子结构等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向目标读者准确传递信息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具体语境对文本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在交际与语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音译、注解、省译等翻译技巧,让译文在准确传达原文本信息,保留其语言特征的同时能更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好地为目标读者所理解与接受,以达到介绍黑山历史,进一步促进中黑文化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