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富冈多惠子
青春绝望领唱
功能对等
随笔
翻译技巧
摘要: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为日本女性作家富冈多惠子的自传体随笔作品《青春绝望领唱》,这本自传体随笔于1970年9月作为柠檬新书系列的一册由文化出版局出版发行。全书共十万多字,此次实践对该书全文进行了翻译。书中一共十七个章节,主要描述了作者从中学到大学直至中年的生活经历,用极富特色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中学同龄女生、女子大学、友情、爱情、亲情、工作、男女相处、艺术等话题的看法。截止到目前,译者并未发现该随笔的中文译本,而且相关先行研究也特别少。源文本作为自传体随笔文学,较少使用华丽的辞藻,语言较为平实和日常化,比较能直接反应作者的思想,语言表达又极富特色,率真自如、生动又不失细腻。作者富冈多惠子也是一位女性主义倡导者,通过对其作品的研读与翻译,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写作风格,同时也能对作者内心的女性主义有更深入的理解。故选择了此文本进行翻译。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代表性的当代翻译理论之一,强调的是原文和译文的文本功能对等,即原文被译成外语后,译文读者阅读译文和原文读者阅读原文,得到的阅读效果是一样。其实这只是最理想的翻译效果的追求,任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要为了这一理想效果周旋于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各种对等,包括词汇的功能对等、句法的功能对等、语意的功能对等、文本的功能对等等不同方面。虽然译者很难完全达到理想状态,但也为译者的翻译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翻译实践报告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文本中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案例分析。首先对文本及作者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及译者对此理论的理解进行了介绍。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分为词汇翻译和句子翻译两部分,词汇部分主要包括惯用语的翻译、近似词的翻译、专有名词的翻译、一词多译和标题的翻译,鉴于原文文本的特点,选择了文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这几类,同时由于文中出现了大量被动句和长句表达,句子则分为被动句和复杂长句两部分。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的词汇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在翻译句子时同样灵活选择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翻译技巧进行处理,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对等,而是根据文本的类型和特点选择翻译方法,在确保翻译的内容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传达作者的想法和观点。最后在每部分翻译过后进行相应的总结,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力图置身于原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中,时刻注意随笔体的自由性、描写画面的临场感、作者表达女性情感和观点的真切性等原文内容表达的特点,使读者能真切、直观地体会到作者的心境,追求译文读者与源语言读者做出相同的反应。通过对源文本的翻译和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译者在翻译方面得到了锻炼,见识到了随笔类文本取材自由、表现生动、不拘一格又不失严谨的特点和作者独特的率真自如、生动又不失细腻的写作风格,认识到在翻译此类文本时应首先明确整体架构,再分别对每一章节进行仔细研读,理解中心主旨,在了解作者主要意图的基础上结合随笔类文本随性自由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其次要考虑到作者的身份或主张,在翻译时尽量做到站在作者的视角进行思考,这就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不断查阅相关知识背景,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