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顺应论
语境顺应
结构顺应
文学翻译
翻译技巧
摘要:
本翻译报告的文本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所著的《妙笔人生》(Write for Your Life)。该著作属于文学类文本,语言形式丰富,句式灵活多变,注重语境意义连贯,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译者根据文本特征,选择了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作为本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根据顺应论的观点,翻译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是语言结构和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这种顺应在语言互译中是动态的,即语言结构或语境发生变化,这种顺应也需做出相应的变化。此外,该理论强调语境因素的作用,主张从语境角度解决翻译中的问题,追求语境意义的传达,适用文学文本的翻译。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涵盖语境顺应和结构顺应两大方面,为本翻译实践在语言语境和句式结构各层面的翻译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译者在该理论指导下,分别从语境层面和结构层面探讨了针对所选文本的翻译技巧。在语言语境层面,源文本中有许多含义抽象的词句,只有在特定语境下才能确定其含义。针对这一特点,译者通过确定词义、重组句子成分、保持语境连贯等方法,确保了译文在语言语境层面的顺应。在交际语境层面,原文含有文化负载词、俚语等影响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词语,因此译者选取情感词义,以意译的方式实现交际语境的顺应。在结构层面,译者运用词性转换、语态转换和主语转换的方法应对源文本中的静态词汇、被动句和无灵主语句导致的一系列翻译难点。通过上述方法策略,原文内容得以准确、流畅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本报告将顺应论与文学文本翻译实践相结合,既丰富了理论细节,也可为文学翻译提供些许借鉴。
本翻译报告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翻译项目。第二章为翻译过程,记录了译前准备、译中理解表达和译后校对。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介绍了顺应论的核心概念、与翻译的关联及对本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第四章为案例分析,译者选取译本中的典型案例,按照翻译技巧进行分类,从语境和结构两个层面探讨翻译案例。第五章是译者对本项目的总结,提出了不足之处,并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