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
学术翻译
翻译技巧
摘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群体多语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后结构主义下的二语身份认同研究成为热点。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因素,与人类有着亲密关系。因此,人的身份认同研究不能脱离语言,而“语言身份认同”已经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07年,Continuum出版社出版了由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教授David Block撰写的《第二语言身份》(Second language Identities)。该书为广大的语言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进行身份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范例。
本翻译实践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指导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在实践过程中,按照功能对等理论的要求,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实践过程中在词汇、句法、和篇章方面遇到的难点,并在理论指导下寻找恰当的翻译方法。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在翻译学术文本中的词汇时,首先仔细甄别相似术语并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加以求证,其次反复推敲并找到恰当的词汇与之对应,在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转换。(2〉在句法翻译中,适当进行语态转换以符合译入语语法规则,必要时将长句化整为零或将句子中的某些成分进行拆分以符合译入语使用习惯。(3)在篇章翻译中,注意把握上下文的衔接与连贯,以增强语段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本报告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翻译项目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旨在为读者提供对本研究的整体认识和理解。接着,第二章为翻译项目的介绍,主要包括原文作者、原文主要内容和翻译任务,为后续章节的内容提供了重要背景信息。第三章详细描述了整个翻译过程,涵盖了从文本理解到翻译输出的全过程,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翻译实践的具体步骤。在第四章中,结合具体案例,笔者探讨了如何选择适宜的翻译技巧,以实现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上的对等。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从事文本翻译和研究的学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指导。最后,第五章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获得的启示和经验教训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翻译实践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