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翻译补偿
科普类翻译
翻译技巧
翻译损失
摘要:
本文作者选取了美国古生物学家史蒂夫·布鲁萨特的新书《哺乳动物的兴起与统治》的前两章作为翻译实践材料。通过分析原文的文本特点和语言现象以及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笔者最终选择以翻译补偿策略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研究。《哺乳动物的兴起与统治》前两章主要讲述了哺乳动物进化史早期阶段的发展情况。原文中不仅有许多对灭绝动植物的详细介绍,还有一些对其生存环境的生动描述。具体来说,有许多古生物学和地理术语。此外,还有大量对演化过程抽象的科学解释。对于这样一本有点专业的科普类书籍,受众是普通人,首先要确保译文通俗易懂。如果词义含糊不清,缺少有助于理解译文的重要信息,目的语读者可能无法理解译文。鉴于此,语义方面的补偿尤其重要。其次,原文中还有许多地名、文化现象、历史事件等,也需要进行文化方面的补偿。针对这些要点以及原文的其他语言特征,笔者采用翻译补偿的策略来弥补翻译过程中在语义、语法、篇章和文化等方面的损失,并对研究课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首先,鉴于当前翻译市场的期望和需求,笔者选择了《哺乳动物的兴起与统治》作为自己的实践材料。然后,笔者仔细记录了原文的语言特点和翻译难点。并发现,翻译补偿策略主要运用于语义、语法、篇章和文化层面,以使译文更加恰当。笔者对译例数据进行了收集的分析,提出了研究问题。最后,笔者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及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出五类翻译补偿技巧,以弥补此类科普文本翻译中出现的各种层面的损失。这五种翻译补偿技巧是:增益、具体化、引申、语序调整和注释(包括文本内注释和文本外注释)。本文总结了翻译补偿在科普类文本翻译过程中的应用技巧,希望为相关实践和研究提供一些启发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