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呈全球分布,全世界约有1.7~2亿人感染HCV。在我国HCV的感染率占总人口的3.2%,约4200万,是引起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HCV感染后85%以上会转变成慢性肝炎,如未经合理治疗,其中10%~30%经10~20年后会发展成肝硬化,1%~3%会发展成原发性肝癌。观察发现,基因分型对HCV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毒力强弱的研究、不同基因亚型病毒特异疫苗的研制、病毒感染的自然历程及其持续感染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病毒的演变过程、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临床治疗效果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的目的是探索HCV基因型在长春地区的分布及流行优势株,并探讨HCV基因型与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疾病的进展、炎症活动度、病毒血症水平、脂肪变性间的相关性。我们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长春地区82例抗-HCV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丙肝相关肝癌病人进行HCV-RNA的检测及HCV的基因分型,同时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感染途径、肝功能、脂肪变性(B超)等资料进行登记。研究发现长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流行株为基因型1b和2a,还检测出少见的基因型1a、2b、3a;HCV基因型与HCV感染途径无明显相关性;基因型lb的病毒含量水平、ALT异常率明显高于2a型,这可能是基因型1b患者对干扰素应答不良的原因之一;基因型1b HCV感染者的肝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2a型HCV感染者,HCV基因型与慢性丙型肝炎的严重程度及肝硬化的产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基因型的检测对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基因型1b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较大,发生脂肪肝的机会较多,也可能是影响其疗效、病情易反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