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真核表达
CHO悬浮培养
攻毒与保护
摘要: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由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的发病症状主要以发热、腹泻、繁殖障碍、免疫机能障碍等为主要特征。国际上将BVDV分为三种基因型:分别是BVDV-1、BVDV-2、BVDV-3,而在我国主要发病是BVDV-1型。BVDV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基因组长约12.5 kb,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囊膜。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全球最重要的牛传染病之一。BVDV有4种结构蛋白和8种非结构蛋白。其中结构蛋白Erns(E0)保守性高并且具有中和表位;结构蛋白E2是决定BVDV抗原的主要部位,保守性高,具有中和活性。因此E0和E2结构蛋白可以说是BVDV的主要免疫抗原,国内外大多数的研究也是从这两个蛋白开展,本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两个结构蛋白展开研究开发新型BVD亚单位疫苗。目前用于防控BVD的传统弱毒疫苗免疫动物后无法进行鉴别诊断,存在毒力返强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针对我国的流行毒株研究出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对我国的BVD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为研制BVDV有效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为BVD有效防控和鉴别感染奠定基础,利用CHO悬浮细胞表达结构蛋白,分别设计了E0序列、E2序列、E2和E0蛋白的融合序列,表达的目的蛋白都以上清可溶形式分泌表达,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析鉴定表达产物,将重组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后配苗,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显示良好的免疫原性,通过动物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都能保护机体发生病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Gen Bank中查询BVDV-1基因型的E0和E2基因序列,利用Signal P4.1 Server和TMHMM Server v.2.0软件对E0和E2蛋白信号肽及跨膜区进行分析预测,最终选取BVDV-1标准毒株NADL株基因序列为基础,确定了BVDV-E0、BVDV-E2、BVDV-E2-E0蛋白的表达策略,成功构建BVDV E0蛋白、E2蛋白、E2-E0蛋白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BVDV-E0、pc DNA3.1-BVDV-E2、pc DNA3.1-BVDV-E2-E0。2、将构建的真核重组质粒pc DNA3.1-BVDV-E0、pc DNA3.1-BVDV-E2、pc DNA3.1-BVDV-E2-E0分别转染CHO悬浮细胞,进行上清分泌表达,在CHO悬浮细胞瞬时转染过程中依次对转染复合物的配制、DNA用量和转染时细胞密度等三个关键参数按照顺序优化,离心获取第12天的细胞上清,经SDS-PAGE鉴定结果显示BVDV重组蛋白都在上清中成功表达。3、通过收取CHO悬浮细胞培养的上清,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样品经SDS-PAGE、Western blotting鉴定,蛋白纯度都高达95%以上,并且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与BVDV的阳性血清和His-Tag标签抗体都能发生特异性反应。经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检测纯化后的重组蛋白浓度,其中E0蛋白浓度为0.886 mg/m L,E2蛋白浓度为1.228 mg/m L,E2-E0蛋白浓度为1.303 mg/m L。4、本研究以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研究BVDV-NADL标准毒对其致病性,感染后新西兰大白兔出现了体温升高和体重下降的临床症状,在感染后的前5天都可以检测到鼻腔和肛门排毒情况,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都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感染后的前5天在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气管等脏器中都能检测到病毒,证明BVDV-NADL标准毒在新西兰大白兔上的致病性试验成立。5、本研究动物免疫试验证明,将三种重组蛋白配伍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分别二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一免后第7天血清抗体呈阳性,并持续至免疫后第28天,E0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水平可达1:128 000,E2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水平可达到1:1 024 000,E2-E0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水平达到1:512 000,而且三组免疫后的血清抗体均可以与MDBK细胞中感染的BVDV病毒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一步证实纯化的三种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病毒中和实验结果显示,重组E0蛋白免疫兔诱导动物机体产生病毒中和抗体,中和效价为Log10(405)=2.54,重组E2蛋白免疫兔诱导动物机体产生病毒中和抗体,中和效价为Log10(413)=2.59,重组E2-E0蛋白免疫兔诱导动物机体产生病毒中和抗体,中和效价为Log10(447)=2.80。6、本研究动物免疫攻毒保护试验发现,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各个免疫组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