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酚A
人胚胎干细胞
胚胎毒性
神经发育毒性
毒作用机制
毒作用模式
风险评估
PBPK模型
摘要: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活性,可干扰内源性雌激素作用。但BPA的毒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同时,化学物毒作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也有很大发展,由之前的“外部剂量与反应”分析为主,转换为倾向于尽可能纳入毒作用模式(mode of action,MOA)的相关数据,并将基于靶组织的毒性效应与物质活性形式的浓度相关联,提供与生物反应相关的剂量度量表示方法。基于生理学的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是进行此类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仍可自我更新和增殖,并可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组织移植、细胞替代治疗、化学物毒性评估等领域。欧洲替代方法研究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the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ECVAM)于2002年正式批准了基于鼠胚胎干细胞的胚胎干细胞实验(Embryonic stem cell test,EST),将其作为预测化学物的发育毒性作用的体外替代评价模型。但由于EST使用鼠胚胎干细胞作为测试体系,将其评价结果外推至人时,仍存在种属差异而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且传统EST以心肌分化为观察终点,而心肌分化主要与中胚层相关,故无法检测受试物对其他胚层发育的影响。如能同时检测受试物对非心肌分化的影响,可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本课题组前期对BPA的毒作用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提示BPA主要作用于性腺、胚胎和神经系统,故本研究聚焦于BPA的胚胎毒性和神经发育毒性的测试和评估,使用人胚胎干细胞H9(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9,h ESC-H9)替代鼠胚胎干细胞,对传统EST进行方法改进和优化,并以心肌分化和神经分化两种观察终点对BPA进行发育毒性评价,然后以建立的h ESC-H9模型探究BPA的胚胎毒性和神经发育毒性机制,将BPA浓度和毒性效应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基于MOA的健康风险评估,得出BPA胚胎毒性和神经发育毒性的暴露限值,为基于毒性通路的BPA健康指导值设定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第一部分:基于人胚胎干细胞模型评价双酚A的胚胎毒性目的:建立h ESC-H9细胞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评价BPA的胚胎发育毒性,以期为h ESC在毒性评价替代实验中的应用积累资料,为EST的方法优化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高胚胎发育毒性预测的准确性。方法:(1)胚胎分化:无滋养层培养法培养h ESC-H9,Aggre Well培养板法制备拟胚体(embryonic body,EB),将EB进行悬浮培养使其进一步长大,转贴壁培养诱导EB自然分化;(2)神经分化:无滋养层培养法培养h ESC-H9,Aggre Well?培养板法制备EB,收集EB,诱导形成神经花环,重植神经花环形成神经祖细胞,进一步向神经元前体分化,收集神经元前体细胞,传代后贴壁培养进入神经元成熟阶段。(3)基于h ESC-H9的EST模型的建立和验证:参照传统EST标准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并选用ECVAM推荐的已知发育毒性测试的标准阴性参照物青霉素G(Penicillin G,PN-G)和标准阳性参照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模型进行验证。(4)h ESC-H9评价模型的应用:在模型验证有效的基础上,使用不同浓度BPA分别处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alb/c-3T3和h ESC-H9细胞7天,通过细胞毒性试验检测BPA对两种细胞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proliferation concentration,IC)。根据预实验结果,选用不同浓度的BPA分别处理h ESC-H9胚胎分化和神经分化的细胞10天后,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检测不同浓度BPA作用下h ESC-H9胚胎分化为心肌细胞肌球蛋白重链(alpha myosin heavy chain,α-MHC)和h ESC-H9神经细胞巢蛋白nestin基因的表达情况,拟合效应曲线,求得两种分化细胞的半数分化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of differentiation,ID)。将Balb/c-3T3和h ESC-H9的IC及两种分化细胞的ID分别代入线性判别函数公式进行计算,对BPA的胚胎发育毒性进行评价。结果:采用无滋养层培养法培养的h ESC-H9细胞生长状态良好,胚胎分化和神经分化细胞均显示了良好的分化状态。该评价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PN-G无胚胎毒性,而5-FU具有强胚胎毒性,与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