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
丁二酸
CRISPRi
碱基编辑器
谷氨酸脱羧酶系统
摘要:
丁二酸是一种重要的C4平台化合物,在食品、医药、表面活性剂、绿色溶剂、生物可降解塑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以丁二酸为主要代谢产物,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丁二酸生产菌之一。然而,由于在发酵产酸的过程中,需添加pH中和剂MgCO,增加了工程操作的难度和染菌的机会;同时,遗传操作工具的匮乏使得获得性能优良菌株困难,从而阻碍了***的工业化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基因组测序和耐酸机制分析,研究外源引入耐酸系统对改善菌株发酵产酸的作用。研究建立基于CRISPR/Cas的系列基因编辑方法,以及构建***工程菌株,以期实现对***的改造,提高菌株发酵产丁二酸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 ZK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发现***存在与耐酸机制相关的FF-ATP酶、修复蛋白Rce F、Rad C、Rce O、DNA错配修复蛋白Mut S、Dna K和对大分子修复或保护的AP内切酶,确定缺少细菌中较常见的谷氨酸脱羧酶(Gad)耐酸系统。通过在***菌株中引入Gad系统,构建重组菌gadB-SW和gadBC-SW,发现细胞在pH4.6环境下的存活率提高,但在中性pH下生长受影响;在减少MgCO添加量的摇瓶发酵条件下,gadBC-SW产量比野生菌提高了8.4%;3-L发酵罐分批发酵34 h,用NaCO控制pH 6.5和pH 6.0时,gadBC-SW的丁二酸浓度分别可达47 g/L和31 g/L。(2)以编码乙酸激酶的基因(ackA)为靶基因,研究产琥珀酸放线杆菌的基因敲除方法。就*** CRISPR/Cas基因敲除系统: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来自土拉弗朗西丝菌的Cpf1和经过密码子优化的来自化脓性链球菌Cas9可以成功在***中表达;以e GFP为报告蛋白,鉴定了7个不同表达强度的启动子:pck A>J23119>kasop>gadph>Km>erm E;构建了不同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质粒和CRISPR/Cpf1基因敲除质粒,推测优化Cas蛋白和g RNA的表达量、筛选可辅助的重组酶可能是今后构建CRISPR/Cas基因敲除系统的关键。建立了同源重组基因敲除系统:以质粒p CVD442作为基因敲除载体,利用接合作用、两次同源重组、抗性筛选及蔗糖反筛,获得基因敲除菌株ΔackA。(3)研究构建***基因干扰系统(CRISPRi)。以pLGZ922为骨架载体,通过定点突变Cas9获得dCas9,构建基于CRISPR/Cas9的CRISPRi,但对靶基因ackA的抑制作用不明显。通过定点突变Cpf1获得dCpf1,构建基于CRISPR/Cpf1的CRISPRi,对靶基因ackA有抑制作用,其中dCpf1(E1006A)CRISPRi对ackA抑制效果可达75%以上。与ackA基因敲除菌相比,下调ackA表达菌株的生长OD得到改善,在葡萄糖或木糖培养基中,发酵液副产物乙酸浓度显著下降。下调ackA表达菌株在3-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60 h,产丁二酸57.06 g/L,乙酸2.44 g/L,糖酸转化率0.79 g/g。(4)研究构建基于CRISPR/Cas的碱基编辑器。分别设计构建了CRISPR/Cas9和CRISPR/Cpf1的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BE)和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发现只有基于CRISPR/Cas9构建的ABE和CBE,可以在***中实现A到G和C到T的转换。通过延长linker和引入2拷贝UGI优化CBE,得到nCas9(D10A)max,编辑效率提高到50%,编辑窗口在PAM上游C-2-12。将大肠杆菌腺苷脱氨酶突变体(Tad A-8e)与Cas9的氨基端融合,构建得到nCas9(D10A)-ABE,编辑窗口在PAM上游A4-8,编辑效率达到100%。此外,对Tad A-8e进行N46L突变,构建鸟嘌呤碱基编辑器(Td-GABE),在PAM上游G4位点实现了G到T的转换,编辑效率为11%;构建Td-CBE和Td-CBEmax,在PAM上游C5位点,编辑效率100%,实现了C到T的精准转换。同时,考察了碱基编辑器在多位点的碱基编辑情况,发现nCas9(D10A)-ABE可同时编辑至少6个位点,编辑效率可达100%;CBE中的Td-CBE和Td-CBEmax可同时编辑2个位点,且第一个位点的编辑效率为100%,第二个位点的编辑效率为10%。(5)基因工程改造***发酵产丁二酸。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