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BMP9
细胞分化
基因工程
韧带组织工程
摘要: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基因修饰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 AMSCs)在体外向韧带成纤维细胞(LFs)分化是否有促进作用,并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 AMSCs及LFs,观察并比较两种细胞形态学差异。经Ad MAX系统体外构建BMP9基因腺病毒载体,经提纯及荧光法病毒滴度测定后转染P3代h AMSCs。实验分为三组,A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空腺病毒载体转染h AMSCs(h AMSCs-GFP);B组:携带BMP9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h AMSCs(h AMSCs-BMP9);C组:韧带成纤维细胞组(LFs)。于体外分别培养7天后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比较各组韧带相关基因Scleraxis(Scx)、Ⅰ型胶原(ColⅠ)、细胞连接素(TNC)、纤维连接蛋白(Fib)及腱调蛋白(Tnmd)m RNA的表达量。使用免疫荧光检测并比较三组细胞体外培养7天后ColⅠ的表达量。结果: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h AMSCs原代呈多角形贴壁生长,传代后呈长梭状漩涡状生长。LFs原代呈长梭状贴壁生长,传代后呈漩涡状集落样生长。A、B组细胞转染8 h、24 h后,生长增殖缓慢,轮廓清晰,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A组在转染8 h后可见GFP荧光表达,24 h后表达荧光的数量和强度均增多。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转染7天时B组SCX、Tnmd、ColⅠ、Fib及TNC的表达量均高于A组(P<0.05),而SCX、Fib、TNC及Tnmd的表达量低于C组(P<0.05),ColⅠ的表达量高于C组(P<0.05)。荧光免疫组化显示,转染7天后,B组ColⅠ的表达量均高于A组和C组。结论:BMP9基因可促进h AMSCs向LFs定向分化,并促进韧带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为h AMSCs作为韧带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提供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