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烟草
遗传转化
β-胡萝卜素羟化酶(BHY)
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
转录因子CsMADS6
摘要:
虾青素(3,3'-二羟基-4,4'-二酮基-β,β'-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酮类类胡萝卜素,具有超强的天然抗氧化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养殖业。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商业化生产天然虾青素的优质生物资源。然而,成本高、效率低,依然制约着雨生红球藻虾青素规模化生产,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培育富集虾青素的农作物新种质,以用作生物反应器,高效生产虾青素则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热点领域,有助于我国功能农业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此,本文系统分析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表征胁迫条件下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及相关代谢动态变化,以期揭示虾青素富集及其调控关键因素;系统解析细胞自噬参与调控雨生红球藻胁迫条件下,虾青素富集及相关生理生化过程,以期阐明虾青素生物合成及调控的分子机制和挖掘关键基因;以高生物量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为宿主,应用基因工程组装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以期培育营养器官富含虾青素的烟草新种质,用于高效生产天然虾青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光、高温和缺氮是诱导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富集的三个重要胁迫因子。分别表征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在高光(≥7000 lx)、高温(≥30℃)、缺氮(0 N)及三重胁迫条件下,虾青素积累及其他相关代谢的时空响应,以建立调控虾青素富集的有效技术。试验数据揭示,诱导藻细胞积累虾青素效应强弱为:三重诱导>高光>无氮>高温。胁迫诱发细胞自噬、形成自噬泡。胁迫条件下,细胞自噬与虾青素积累、油脂合成及活性氧产生同步增强;脯氨酸含量由对照的12.61 μg/mg,上升到812.65μg/mg,增加了 64.4倍(P<0.01);钙(Ca)、铁(Fe)和镁(Mg)含量亦显著增加(P<0.05)。这些细胞生理生化的改变提高藻细胞抗逆性。2.为阐明细胞自噬介导胁迫条件下,虾青素合成积累调控机制,应用细胞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苷(3-MA,3-methyladenosine一种能有效地抑制自噬发生的化合物)处理高光胁迫培养的雨生红球藻,分析细胞自噬抑制对细胞生长、虾青素合成、油脂代谢等效应。试验结果显示,3-MA(0.02 mM)能有效地抑制自噬体形成,但不影响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P>0.05)。抑制细胞自噬导致细胞活性氧(ROS)大量增加(P<0.01),以及虾青素、油脂和棕榈酸高水平富集(P<0.05)。3-MA处理的藻细胞虾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即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phytoene synthase)、β-胡萝卜素酮化酶(CRTO,β-carotene ketolase)和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R-b,β-carotene hydroxylase)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藻细胞的数倍(P<0.05)。然而,油脂合成相关基因即生物素羧化酶(BC,biotin carboxylase)和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HpDGAT2D,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基因表达与对照藻细胞相比仅小幅上调。在强光胁迫下,细胞自噬抑制导致的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与油脂生物合成呈不完全线性关系。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参与藻细胞虾青素及油脂生物合成积累的调控,以及PSY、CRTO和CRTR-b是控制虾青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3.为进一步验证PSY、CRTO(BKT)和CRTR-b(BHY)酶基因是否能在异源宿主行使功能、促进虾青素富集,分别构建来自莱茵衣藻(***)的CrBKT和来自雨生红球藻(***)的HpBHY以及来自玉米(Zea mays L.)的ZmPSY酶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应用农杆菌介导烟草叶组织瞬时表达这些目的基因。烟叶组织生化测试发现,这些外源目的基因过表均能促进虾青素或类胡萝卜素富集。特别是共表达HpBHY+CrBKT基因5d烟草叶片不仅虾青素含量高达0.518 μg/mg(干重),而且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也显著增加至10.33 μg/mg,3.012 μg/mg和2.271μg/mg(P<0.01),预示着虾青素富集至少未减低烟叶正常光合作用。4.选用瞬时表达促进烟叶富集虾青素效果最显著的HpBHY和CrBKT酶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叶盘转化法将这两个基因转入普通烟草,以期在烟草中组装虾青素合成途径。HpBHY和CrBKT酶基因前端分别融合来自烟草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小亚基(rbcS)的转运肽(NtTp),以使目的酶蛋白定位于质体。此外,分别采用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和拟南芥ubq10启动子驱动NtTpCrBKT和NtTpHpBHY过表达。经分子检测获得了HpBHY和CrBKT目的基因共转化的19个独立转基因烟草株系,其中13个转基因烟草株系的HpBHY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