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DNA甲基化
HTRA4
摘要:
研究目的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造成老年人自发性脑叶出血和年龄相关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在脑血管中所引起。目前CA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中神经血管及遗传因素是CAA的重要危险因子。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作为大脑中重要的功能域,在Aβ的积聚和清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及载脂蛋白E(APOE)等遗传因素通过影响Aβ构象、纤维形成、毒性及沉积位点,促进CAA的发生、发展。此外,CAA作为一种年龄相关性的复杂疾病,表观遗传调控或许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大作用。表观遗传学修饰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的表达,影响和调节基因的功能和特性。然而,表观遗传修饰是否在CAA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中发挥一定作用,尚未得到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甲基化850K芯片(Illumina Infinium Methylation EPIC 850K Bead Chip)及独立样本验证,分析CAA患者与对照者外周血DNA甲基化水平差异并筛选出差异基因,明确DNA甲基化在CA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探索CAA中差异甲基化基因可能的病理机制,为CA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本研究自2019年9月-2021年12月根据波士顿1.5版诊断标准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集CAA患者全血样本,并按照年龄、性别匹配对照者,提取外周血DNA。通过Human Methylation 850K芯片对4例CAA患者及4例对照者的基因组DNA样本进行杂交分析,数据处理,进而获得差异基因。此外,对差异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2)根据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出7个候选基因(PRSS50、RUFY1、HTRA4、CCDC3、CIZ1、NFKB2以及LRP1)进行验证。在32例独立样本中(16例CAA患者和16例对照者),采用Methyl Target DNA甲基化目的区域测序技术,分析PRSS50、RUFY1、HTRA4、CCDC3、CIZ1、NFKB2以及LRP1基因中注释的Cp G位点和区域,从而比较CAA患者与对照人群的甲基化水平差异。通过仔细回顾16例CAA患者的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总结CA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对差异甲基化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与CAA患者临床表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比较CAA病例组与对照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在P值<0.05以及单位点甲基化差值(***)的绝对值>0.1的情况下,共筛选出7378个甲基化差异位点,其中高甲基化位点1169个,涉及665个基因,低甲基化位点6029个,涉及2926个基因。此外,筛选出45个甲基化差异区域(P<0.05),涉及42个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集中在小GTP酶介导的信号转导、激素及类固醇激素介导的信号转导、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脂代谢以及钙信号通路等方面。这些功能通路中差异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可能是造成CAA发病的原因之一。(2)在独立样本验证阶段,对筛选出的7个基因(PRSS50、RUFY1、HTRA4、CIZ1、CCDC3、NFKB2以及LRP1)共176个Cp G位点及17个片段进行甲基化水平检测,结果显示HTRA4基因目的区域内有多个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CAA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CAA患者与对照者相比,HTRA4基因整体甲基化水平降低,此外,HTRA4基因中4个片段(HTRA4_3、HTRA4_4、HTRA4_5及HTRA4_6)与24个Cp G位点均处于低甲基化状态。(3)通过分析CAA患者临床资料,发现CAA患者脑出血以枕叶出血为主,并伴有脑白质病变,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腔隙性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影像学表现。对HTRA4甲基化程度与CAA患者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脑出血以及不同脑出血部位(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的CAA患者HTRA4甲基化程度无差异(P<0.05)。此外,HTRA4甲基化程度与CAA中脑出血患者出血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1)CAA患者与对照者相比,DNA甲基化水平有显著不同,这可能是促进CAA发生、发展的重要表观遗传学原因之一。(2)CAA患者外周血DNA的HTRA4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HTRA4可能与CAA发病机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