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住院或门诊的LI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每组各43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1组方案为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研究2组方案为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对照组方案为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4周为1个疗程,3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Hcy水平、hs-CRP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斑块面积。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记录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1组、研究2组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PTT、PT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1组FIB水平低于研究2组,APTT、PT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1组、研究2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1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1组、研究2组IMT、斑块数量、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1组IMT、斑块数量、斑块面积均低于研究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1组、研究2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相比,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能进一步改善LI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Hcy、hs-CRP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症状,提升神经功能,以阿托伐他汀20 mg/次给药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