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舒萎防变汤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估舒萎防变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脾胃虚弱证患者临床疗效。通过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合治疗前后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变化情况,初步探索其对CAG病理进程潜在的多靶点调控效应,为中医药干预CAG癌前病变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安徽省中医院老年脾胃科就诊的CAG(脾胃虚弱证)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摩罗丹丸(9g,每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则口服舒萎防变汤(1剂,每日2次),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月。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并依据脾胃虚弱证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SOD、MDA、IL-6及TNF-α水平,同步观察临床症状、内镜下胃黏膜形态积分、病理积分改善情况。通过数据整理与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估舒萎防变汤在CAG(脾胃虚弱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1.受试者基线特征:本研究共纳入96例CAG(脾胃虚弱证)患者,最终89例完成随访(对照组44例,治疗组45例)。两组基线特征(性别、年龄、病程、胃镜分级)及中医证候积分、内镜评分、病理评分、血清学指标(SOD、MDA、IL-6、TNF-α)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3.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在主要症状(胃脘疼痛、胃脘胀满、胃脘喜温喜按)及次要症状(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进食后胃脘闷堵不适)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除胃脘喜温喜按和气短懒言外(P>0.05),其余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在进食后胃脘闷堵不适和食少纳呆的积分改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4.病理进展评估:两组萎缩、肠化、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病理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异型增生积分两组虽有所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内镜评估:两组胃黏膜形态总积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优势显著(P<0.01)。
6.血清学指标:两组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下调更具显著性(P<0.01);IL-6及TNF-α浓度两组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下调效应更优(P<0.01)。
7.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6%(P<0.01)。
8.安全性分析: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无异常。
结论:
1.临床研究表明,舒萎防变汤可显著提升CAG脾胃虚弱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该方不仅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还具有促进胃黏膜修复的潜力,对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从而减缓异型增生的病理进展。
2.舒萎防变汤能显著增强CAG患者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降低了丙二醛(MDA)的含量,研究初步证实了方中可能存在部分有效成分可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防御能力。
3.舒萎防变汤通过调节CAG患者机体IL-6和TNF-α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对胃黏膜的侵袭性作用,可有效打破“氧化—炎症”恶性循环,从而抑制了胃黏膜萎缩进一步发展,降低炎症驱动的癌变风险,为延缓胃黏膜病变进展提供了潜在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