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P16
KDM3A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免疫组化
摘要:
目的:
研究P16和KDM3A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究P16、KDM3A的表达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综合评估P16、KDM3A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旨在从分子生物学层面上为宫颈病变分级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本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8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行宫颈活检、宫颈锥切术或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信息,收集术后病理确诊为宫颈炎、LSIL、HSIL和CSCC的石蜡组织标本共200例,其中,宫颈炎标本50例、LSIL标本50例、HSIL标本50例和CSCC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KDM3A在宫颈炎、LSIL、HSIL和CSCC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在宫颈癌组织中P16、KDM3A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P16、KDM3A在宫颈炎、LSIL、HSIL和CSCC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及其与宫颈病变分级相关性,比较两者单独及联合诊断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之间,P16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176,P<0.05)。KDM3A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68,P<0.05)。
2.P16阳性率随宫颈组织病理学分级升高呈现显著递增趋势:宫颈炎性组织为8%(4/50),LSIL为26%(13/50),HSIL达82%(41/50),CSCC组最高,为94%(47/50)。经分析,P16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分级呈正相关(r=0.703,P<0.001)。卡方检验显示,各组总体表达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64,P<0.001)。经Bonferroni校正多重比较(′=0.008)发现:邻近病变级别间(宫颈炎vs LSIL、HSIL vs CSCC)的P16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LSIL组与HSIL组组间(P<0.008)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跨级别比较中,宫颈炎组分别与HSIL、CSCC组间(均P<0.008),以及LSIL组与CSCC组间(均P<0.008)均存在显著差异。
***3A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病变进展中呈梯度升高,依次为:宫颈炎4%(2/50)、LSIL 18%(9/50)、HSIL 44%(22/50)、CSCC 72%(36/50)。卡方检验显示各组间总体表达差异显著(χ2=59.719,P<0.05)。经统计分析,KDM3A表达率宫颈病变分级呈正相关(r=0.369,P<0.001)。经Bonferroni校正(′=0.008)的多重比较表明:宫颈炎组与LSIL组KDM3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宫颈炎组与HSIL组、宫颈炎组与CSCC组、LSIL组与HSIL组、LSIL组与CSCC组、HSIL组与CSCC组KDM3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4.P16对于鉴别诊断LSIL与HSIL单独诊断显著优于随机,提示中等的诊断效能,灵敏度82%,特异度74%,平衡性较好,漏诊(假阴性)和误诊(假阳性)风险均较低;KDM3A单独检测特异性最高为82%,但敏感性较低,漏诊风险高;P16 or KDM3A联合诊断的AUC最大,灵敏度最高为92%,但特异度只有30%,误诊(假阳性)风险高,与P16单独应用约登指数差别不大,且同时牺牲了特异度。故在诊断HSIL时,P16敏感度更高,而KDM3A特异性更高。
5.在HSIL组与CSCC组组间,KDM3A单独检测、P16 and KDM3A联合检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KDM3A单独检测95%置信区间为0.531-0.749,AUC为0.640,灵敏度为0.72,特异度为0.56,约登指数为0.28;P16 and KDM3A联合检测95%置信区间为0.574-0.786,AUC为0.680,灵敏度为0.70,特异度为0.66,约登指数为0.36,P16 and KDM3A联合检测表现最优,具有中等诊断效能且效能显著优于KDM3A单独检测。
结论:
1.P16、KDM3A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对于诊断宫颈癌前病变,P16敏感度更高,而KDM3A特异性更高,两者可作为宫颈病变分流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辅助诊断宫颈癌前病变,提高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3.P16 and KDM3A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