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间断均衡
公共政策
体育产业
公共预算
政策变迁
摘要: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该政策文件一经发布就为体育产业的建设提供了发展蓝图和战略指导,体育产业的发展由此进入快车道。体育产业这个领域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国家很看重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增强了民族自信,也让体育健身走进了大众视野。然而,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产权不清晰、资产管理不到位、对无形资产开发重视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有限、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等问题。要解决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问题,根本上必须从政策层面加强政府的规范与指导。而了解政策的目标的变化和影响政策变迁背后的因素,发现新的发展趋势和优化体育产业政策的策略将有助于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质量。
第一部分由导言和第一章组成。导言从整体上描述了本研究,介绍了本研究的内容,说明了本研究的出发点,同时回顾了与政策变化和间断均衡理论有关的研究,并强调了本论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一章介绍了间断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另外解释了间断均衡理论模型与我国国家级体育产业政策领域的适用性与修正。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在第二章中主要分析了中央体育产业政策的数量变化、体育产业领域公共预算支出变化和政府注意力的变化,首先搜集了1992年到2022年间中央发布的体育产业政策,汇总、统计和分析了每年的发文量。结果表明政策发文量和发文增加量两者都不符合正态分布,而是显示出高峰和右偏分布的趋势,初步呈现出间断均衡的特征;根据政策发文量和政策发文增量柱状图和正态分布线的对比综合划分阶段;进一步根据政策发文量和政策发文增量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变化幅度都是按照次序渐进的,以此划定间断期与均衡期。然后统计分析体育产业领域的公共预算,根据公共预算支出的变迁特点,发现公共预算变迁趋势也符合间断均衡的特点,证明我国公共政策对公共预算支出有影响作用。最后借助文本分析工具Nvivo12Plus软件对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利用词频测算,测量政府注意力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和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领域政策目标的转变,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第三章是在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对体育产业政策变迁进行具体论述,以间断均衡理论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政策图景、政策场域、关键事件、顶层注意力、民众反馈等阐释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阶段和演变的特点与动因。
第四章是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上提出间断均衡理论的中国化应用和思考。主要根据第三章的体育产业变迁特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间断均衡的理论分析,从间断均衡的理论视角出发进行本土化阐释:一、政策图景在非线性演进中呈现阶段性特征;二、政策场域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参与转变;三、焦点事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不断增强。由此进一步得出在应用间断均衡理论的启示:一、提升政策图景的科学性。二、扩大多方参与的政策场域;三、重视焦点事件的推动作用。
正文的第三部分是结论,主要是对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研究表明,第一,根据我国1992-2022年30年来体育产业政策数量变化和预算支出的分布特点,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体育产业政策更符合间断均衡决策模式,而不是渐进式决策模式,证明了诞生于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系的间断均衡决策理论在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演进中同样适用。第二,根据间断均衡理论,我国体育产业30年的政策变迁呈现的是长期渐进性和短期间断性的特点,并将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均衡期(1992-2002年)、弱势间断期(2003-2009年)、强势间断期(2010-至今)。第三,用间断均衡理论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发现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决策的变迁受到经济体制变革、决策者注意力、关键事件、体制摩擦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