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单元规划
公共政策
定位与作用
编制技术
管理制度
摘要:
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存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总体规划衔接不足、各项专项规划条块分割,缺少协调统筹的问题,导致规划难以有效实施;此外,在规划管理上,长期存在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脱节的现象,为促进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结合,推进实现规划精细化管理,需搭建规划“一张图管理”平台。在此背景下,我国一些学者在借鉴国外类似规划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规划管理单元,组织编制单元规划。2011年颁布实施的《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明确提出单元规划的概念,国内许多城市先后开展了单元规划(或类似规划)的实践探索。但现有研究中,关于单元规划的概念、地位、作用、编制技术体系等尚未达成共识,且主要是将其作为一项“工程技术”,对单元规划的编制和实践进行探索。而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应加强公共政策的属性,推动规划由“工程技术”向“公共政策”转型。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单元规划的编制进行深入探讨。文章遵循“提出问题——经验借鉴——探寻本质——探讨对策——实证支撑”的研究逻辑,展开此次研究。首先,采用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内外类似规划的实践,比较和总结各城市类似规划实践的效果、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有益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案例基础。其次,辨析单元规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明确其在公共政策体系与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定位,及其对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城市管理的作用,探寻单元规划的本质。再次,综合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系统分析、利益分析和制度分析等方法,探索单元规划编制技术与管理制度,其中,编制技术包括单元规划编制原则、程序、方法、内容与成果五方面;管理制度则是从规划编制、审批与实施三个层面提出制度建设的建议。最后,以宿州市城东地区单元规划为实践案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从公共政策视角,探寻单元规划的本质、编制技术与管理制度,推动单元规划由“工程技术”向“公共政策”转型,试图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推进实现规划“一张图管理”,为今后单元规划研究提供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