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共政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功能
提升
摘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为大众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构建通畅的渠道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公共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具体表达,在理论发展和实际行动之间起着连接作用,必然能够搭建起人民群众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桥梁。因此,通过公共政策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人民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公共政策的内在联系出发,寻求两者的契合点,并探讨了公共政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内涵与实现机制,在总结历史经验以及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研究提升公共政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路径。首先,公共政策能否产生良好的执行效果,会影响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进程中,公共政策将其基本理论具体化为一项项可以具体操作的措施,在公共政策的利益实现中促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在公共政策的价值观引导中构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认同,在公共政策的程序解读中增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在公共政策的规约引导中促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行为协同,从而让人们群众在实现社会发展与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切实感受指导思想的理论魅力与真理力量,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认同。其次,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历史经验,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公共政策的活动过程中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构建完整的宣传系统、建立密切的党群关系、拓展多样化的人际传播途径,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手段。分析利用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也为我们探索公共政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提升路径奠定了基础。最后,要提升公共政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应该加强公共政策公众参与的力度,丰富公共政策传播解读方式,提高公共政策传播主体素养,构建良好的“传—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