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口空间分布
公共政策
人口空间分布优化
摘要:
2010年以来,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被原则通过,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已经成为人口管理领域新政策目标的背景下,在《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下,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呈优化趋势,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逐渐协调,这极大推动了该省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但是,由于对实现人口空间分布优化具有重要作用的公共政策,例如:生态移民政策、人才政策、户籍政策和就业政策存在不足,使得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以经济集聚低于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仍处于不优化的状态。因此,分析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优化公共政策,完善公共政策,实现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优化格局,对促进人口的合理迁移,创造有利的政策保障和制度环境,实现黑龙江省人口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顺应形势变化和时代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有效地形成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优化格局,采用理论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政策规制理论、政府分析理论、适度人口理论为基础,对人口空间分布、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的衡量标准以及人口空间分布的公共政策及其对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的作用进行界定和分析,利用现有的研究模型,对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及其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化程度加强且人口空间分布不优化。通过对现有人口空间分布公共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从政策内容和过程角度,分析生态移民政策、人才政策、户籍政策和就业政策,发现存在生态移民政策民主化程度低、人才政策体系不健全、户籍政策改革效果不明显、就业政策目标实现难度大等问题,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生态移民政策公民参与渠道不完善、人才政策配套机制不完备、户籍政策主体行为效力不足、就业培训体系不健全。通过对日本东京、美国圣塔克拉拉县、英国德文郡以及吉林省、山东省、湖南省关于促进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的政策经验进行梳理,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提出完善公民参与生态移民政策过程的渠道、健全人才政策配套机制、增强户籍政策主体行为效力、建立健全的就业培训体系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