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
政策设计
政策反馈
长江禁渔政策
摘要:
新时代中国一些重大公共政策,是如何通过其内生设计机制驱动转型变迁、实现间断变革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历程,为政策研究者提供了鲜活的现实素材和充分的理论生成条件。论文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政策——长江禁渔政策为例,应用政策文献量化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编码处理170余篇共计50余万字长江禁渔政策文本资料,系统回顾2002—2023年长江禁渔政策变迁历程,通过政策设计动态识别长江禁渔政策间断均衡变迁样态。基于政策反馈理论视角,实证分析该政策间断均衡变迁的过程逻辑。尝试从一个“小切口”描绘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政策间断变革与转型过程。
研究发现:(1)政策设计的动态反馈有助于剖析政策间断均衡变迁过程逻辑。长江禁渔政策历经均衡式变迁(2002—2016年)到间断式变迁(2017—2020年),再到新均衡式变迁(2021—2023年),对应政策总体目标与一般政策工具逻辑、政策具体目标与政策工具类型、政策目标参数与政策工具参数等多层级政策要素“稳定型反馈→突变型反馈→调试型反馈”过程设计动态。(2)政策反馈机制中的反馈效应向度、强度,以及两者交互式反馈效应,是阐释政策间断均衡变迁过程的三重机制。长江禁渔政策间断均衡变迁过程,生成“季节禁渔”政策正反馈到负反馈的向度演化效应、弱反馈的强度演化效应,以及“十年禁渔”“全面禁捕”政策正反馈的向度演化效应、弱反馈至强反馈的强度演化效应。两者交互式反馈效应,也即“正反馈、弱效应”→“负反馈、弱效应”&“正反馈、弱效应”→“正反馈、强效应”的交互组合反馈,驱动长江禁渔政策均衡式变迁走向间断式变迁,再到新均衡式变迁。(3)政策反馈效应的转变对应政策变迁模式转换。长江禁渔政策,实现由被动回应政策情境的低效能均衡式变迁,到主动变革政策情境的高效能间断均衡变迁的转型。转换时间为转型期,原政策“负反馈、弱效应”与新政策“正反馈、强效应”并行的过渡期,完成长江禁渔政策重大变革与渔业资源治理转型。
研究根据长江禁渔政策变迁过程分析,拓展讨论公共政策间断均衡变迁过程反馈效应的生成逻辑,以期边际贡献长江禁渔政策变迁过程中的知识生产和公共政策间断均衡变迁过程的一般性知识生产。长江禁渔政策转型过程的研究结果,可能对我国其他水域渔业资源治理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