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村扶贫
扶贫政策
政策实施
公共政策
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一宏伟的目标,为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和内容标准要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的扶贫目标是: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本文通过对农村扶贫政策及其实施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解读我国的农村扶贫政策,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建设,更好地贯彻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及其实施研究,主要内容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农村扶贫政策及其实施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和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农村扶贫、扶贫政策、政策实践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阐述了公共政策、新公共服务、反贫困、认识与实践等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回顾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史演进,从改革开放前“救济式”扶贫到改革开放后“开发式扶贫”,体现出我国扶贫政策的时代性;第四部分,剖析农村扶贫政策及其实施的现状,论述了新时期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第五部分,分析农村扶贫政策及其实施存在的问题,找出阻碍扶贫工作展开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以扶贫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改善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措施和建议。通过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及其实施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相关理论,为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思路。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扶贫脱贫的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